文章解析

èr
shí
shǒu
shí

朝代:宋作者:释鼎需浏览量:3
xíng
chán
zuò
chán
dòng
jìng
ān
rán
jiāng
shàng
wǎn
lái
kān
huà
chù
piān
zhōu
yuǎn
yān

译文

行走时是禅,静坐时亦是禅,言语或沉默、行动或静止,内心皆安然自在。江上晚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孤舟一叶划破烟岚。

逐句剖析

"行亦禅":行走时是禅,

"坐亦禅":静坐时亦是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言语或沉默、行动或静止,内心皆安然自在。

"江上晚来堪画处":江上晚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一叶扁舟破远烟":孤舟一叶划破烟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二十首(其十)》是宋代诗僧释鼎需创作的禅理诗。全诗以禅修与自然为双线,前两句通过行为与状态的并置,展现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核心思想,行住坐卧皆可参禅,言语动静皆能体悟本心,“体安然”三字尤见修行者于纷扰中持守清净的自在境界。后两句将禅意融入水墨意境,暮江烟波与孤舟意象构成视觉留白,既暗喻修行者破除迷障的修行历程,又以“破”字点破禅宗“不立文字”的机锋。全诗以简淡笔触贯通禅理与诗境,既延续南宗禅“触目是道”的观照方式,又承袭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传统,在动静相生中完成禅意与美学的双重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行亦禅,坐亦禅”以行为动词并置开篇,通过“行”与“坐”的动静反差,揭示禅宗“不二法门”的核心要义。此句化用《六祖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思想,将禅修从特定仪轨中解放,强调日常行止皆可证道,与寒山子“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的平常心观形成互文。“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句进一步深化禅修的内涵。“语”与“默”相对,代表言语与沉默;“动”与“静”对应,涵盖行动与静止。诗人以“体安然”收束,强调修行者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内心皆能保持平静与觉察。这种“安然”不仅是外在行为的从容,更是内在精神的稳定与超脱,体现出禅修对心灵的滋养与提升。“江上晚来堪画处”一句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意境。“江上”点明场景,“晚来”暗示时间,“堪画处”则直接点明此景如画。诗人通过“堪画”二字,将自然景观升华为艺术意象,暗示此景不仅可观,更可入心。这种表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引发了读者对禅意的联想,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基础。“一叶扁舟破远烟”一句以动衬静,深化禅意表达。“一叶扁舟”象征修行者的心灵,在广阔的江面上显得渺小而独立;“破远烟”则以动态的“破”字,打破远处烟雾的朦胧,暗喻突破世俗迷障的智慧。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禅意融入其中,表达了修行者超越尘世、洞见本心的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赠人》

下一篇:宋·方蒙仲《信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