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骑水牛":我步行着却好似骑着水牛,
"空手把锄头":手中空无一物却握着锄头耕作。
"人从桥上过":人从桥上走过,
"桥流水不流":桥体流动而河水静止。
"一理足":悟透根本真理,
"万事周":万般事相自然圆融。
"一尘起":微尘扬起时,
"大地收":整个大地尽收其中。
"机先别有活路":洞察先机自有一番通途,
"开口不在舌头":开口言说并非全凭口舌之利。
宋末元初僧人
释祖钦(1215?~1287),宋末元初僧人。号雪岩,祖籍漳州(今属福建)。五岁出家,十六岁剃度,十八岁游学四方,曾依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多年。理宗宝佑元年,祖钦首次成为潭州龙兴禅寺的住持。此后,他又相继在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等处担任住持。至元二十四年,祖钦去世,并将佛法传授给了高峰原妙禅师。其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一部分是从《语录》中摘选出来的偈颂和单独编写的诗歌,这些作品被整理成3卷。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4卷,收入《续藏经》。
1. 分段赏析
“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几句以奇特反常的意象组合,打破常规认知,运用悖论的手法,呈现出一种充满禅意的矛盾情境。“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看似矛盾却蕴含着对事物本质的超越性认知,暗示着表象与实质并非绝对对应;“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则通过视角转换与逻辑颠覆,引导读者打破惯性思维,体悟禅宗对动静、物我的独特理解,营造出深邃的禅理意境。“一理足,万事周。一尘起,大地收”,此句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运用对仗手法,阐述了禅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理念。认为掌握了事物的根本道理,便能通晓万事万物;一粒微尘的兴起,也可看作是整个世界的缩影,强调了事物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禅宗对宇宙万物整体性的深刻洞察。“机先别有活路,开口不在舌头”,这一句以直白却蕴含深意的表述,点明禅宗修行的关键在于把握先机、领悟真谛,而非依赖言语的表达。“机先别有活路”强调了在事物未显迹象之前洞察本质、找到解决之道的重要性;“开口不在舌头”则打破了人们对语言交流的常规认知,指出真正的智慧与表达并非依靠言语的堆砌,而是源自内心的体悟,体现了禅宗重内省、轻言说的修行特点。
上一篇:宋·王谌《入山》
下一篇:宋·无名氏《九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