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qián
shuāng
duì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钱时浏览量:3
zuó
qīng
shuāng
lěng
chóu
fēn
fēn
hóng
mǎn
jiē
tóu
yuán
lín
jìn
sǎo
西
fēng
wéi
yǒu
huáng
huā
qiū

译文

昨天夜里落下寒霜,盖着棉被也觉得寒冷,今天早上推开门,发现红叶落满了台阶。西风刮过,园内的草木全部凋零,只有金菊不畏寒霜,傲然绽放,没有辜负深秋时光。

逐句剖析

"昨夜清霜冷絮裯":昨天夜里落下寒霜,盖着棉被也觉得寒冷,

# 裯:被单。,絮:棉絮。

"纷纷红叶满阶头":今天早上推开门,发现红叶落满了台阶。

"园林尽扫西风去":西风刮过,园内的草木全部凋零,

# 园:花园。

"惟有黄花不负秋":只有金菊不畏寒霜,傲然绽放,没有辜负深秋时光。

# 惟有: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是南宋诗人钱时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前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立冬前夕,寒霜骤降、红叶凋零的萧瑟之景;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菊花傲霜绽放与万物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菊花在寒风中坚守绽放的姿态,赞美了世事变迁中矢志不渝的品格,表达了对菊花坚韧气节的赞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冷高洁,在写景中暗含哲理,于细微处见精神,展现出诗人对品格坚守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理学家

钱时(1175~1244),宋代理学家。字子是,号融堂,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少时奇伟不群,后绝意科举,研究理学,精通《易经》。时任江东提刑的袁甫器重钱时才学,特设象山书院,招请钱时为主讲席。丞相乔行简荐于朝廷,授秘阁校勘,又召为史馆检阅,助修国史。著有《周易释传》《尚书演义》《学诗管见》等,多佚。今存《四书管见》《两汉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立冬前夕为背景,诗人借景抒情、在展现季节交替景象的同时,赞美了在世事变迁中矢志不渝的品格,表达了对菊花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以“清霜冷絮”“红叶满阶”勾勒出寒意彻骨、落叶纷飞的萧索之境。对比:“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两句,诗人以凌厉西风横扫园林、万物凋零的肃杀之景,与菊花于寒风中独绽芳华的坚韧姿态形成对比。将菊花的高洁品格与顽强生命力展现得极具张力。

3. 分段赏析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两句是描写立冬前夕的环境。“昨夜清霜”点明时间与天气变化,霜的降临带来寒冷,“冷絮裯”以触觉感受,生动地写出寒意浸透被褥,渲染出清冷氛围;“纷纷红叶满阶头”则从视觉角度,描绘出红叶纷纷飘落,铺满台阶的景象,展现出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的萧瑟之感,为后文做铺垫。“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两句是对园内景物的刻画。“园林尽扫西风去”描绘出强劲的西风吹过园林,将一切枯叶残枝席卷而去,尽显秋末冬初的肃杀,展现出自然环境的无情与残酷;“惟有黄花不负秋”中“惟有”形成转折,强调了菊花在万物凋零之际,依然坚守绽放,“不负秋”赋予菊花拟人化的品格,生动展现了菊花不惧风霜、坚守气节的坚韧形象,寄寓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借助菊花不惧风霜的特性,寄寓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郑思肖《寒菊》托物言志的直白风格有别,钱诗更侧重以自然景象的反衬来含蓄表达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程垓《入塞》

下一篇:宋·晁补之《陌上花八首(其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