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èr
shí

朝代:宋作者:释正觉浏览量:3
bìng
bìng
yào
yào
běn
sēng
rǎn
zhuó
fàn
kāi
kǒu
yào
xíng
jiǎo
shì
xiàn
chéng
shuí
néng
zào
zuò
yán
mǎn
tiān
xià
kǒu
guò
xíng
mǎn
tiān
xià
yuàn

译文

佛陀的教法若出现偏差、佛法的义理若存在谬误,以及针对这些偏差谬误而设的修正之法。真正的出家人,对这一切都不会沾染执着。饿了便开口吃饭,需要行走便挪动脚步。一切本自自然现成,又何须刻意造作。言论传遍天下却没有言语上的过失,行为遍布天下却没有招来怨恨和厌恶。

逐句剖析

"佛病法病":佛陀的教法若出现偏差、佛法的义理若存在谬误,

"佛药法药":以及针对这些偏差谬误而设的修正之法。

"本色衲僧":真正的出家人,

"俱不染著":对这一切都不会沾染执着。

# 著:一作“着”。

"遇饭开口":饿了便开口吃饭,

"要行移脚":需要行走便挪动脚步。

"自是现成":一切本自自然现成,

"谁能造作":又何须刻意造作。

"言满天下无口过":言论传遍天下却没有言语上的过失,

"行满天下无怨恶":行为遍布天下却没有招来怨恨和厌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五)》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佛教偈颂。诗中围绕“佛与法的病与药”展开,指出真正的僧人不会被这些执着束缚。“遇饭开口,要行移脚”用日常吃饭、行走的简单行为,说明修行应自然本真;“自是现成,谁能造作”进一步强调本自具足的道理,无需刻意造作。最后两句“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则升华到言行无过的境界。全诗语言质朴直白,贴近生活,用日常场景阐释禅理,避免了玄奥说教,体现了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是理解宋代佛教文化与禅宗思想的通俗读物。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佛病法病,佛药法药”以“病”与“药”作比喻,暗指修行中对佛法的执着或误解如同“病症”,而相应的修行方法则像“药物”。但紧接着“本色衲僧,俱不染著”点明关键,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这些“病”与“药”束缚,保持内心的澄明与自在。中间四句“遇饭开口,要行移脚。自是现成,谁能造作”转向日常生活场景,用最平实的行为刻画修行境界:饿了就自然开口吃饭,需要行动就自然抬脚移动。这种“现成”的状态无需刻意“造作”,强调修行不在玄奥的理论中,而在日常的自然相处里。最后两句“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升华主题,指出真正的修行者言语遍及四方却无过失,行为影响广泛却无怨恨,体现了言行圆融、与人为善的圆满境界。全诗从抽象的“病”与“药”说起,落脚于具体的生活细节,最终指向超然自在与利他的修行本质,语言浅近却意蕴深远,符合传统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友直《立夏》

下一篇:宋·方回《连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