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强名立":道这个名称是勉强确立的,
# 道者强名立:原注: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既为万化之祖,爰开众妙之门。始一气以混成,终三才而定位。触类而长,何莫由斯。
"清虚隐显深":清净虚无的道的隐与显都很深奥。
# 清虚隐显深:清虚之理,隐显相生。彼我玄同,逍遥自得。
"欲行千里路":想要行走千里的路程,
# 欲行千里路:原注:千里之程,起于足下。万殊之变,唯道是归。
"别探一般心":就要另外探寻一种独特的心境。
# 别探一般心:原注:真一之心,玄之又玄,以其无为之功大也,虽日用而不知,是得言乎别探矣。斯亦强而名之。
"景象空天远":景象在天空中显得空旷遥远,
# 景象空天远:原注:景中之景,象外之象,邈彼真空,明兹妙理。其或懵而求者,犹天之远,安能及哉。
"何劳意马寻":何必劳烦心思去探寻。
# 何劳意马寻:原注:既昧真源,徒奔意马,沈剑刻舟,劳而无益。
"玄谈通智慧":玄妙的谈论能通达智慧,
# 玄谈通智慧:原注:极玄妙之谈,本智慧而通也。
"曩劫至从今":从过去的劫难直到如今。
# 曩劫至从今:原注:夫圣人之心,凭智慧之照,得玄元之妙用,悟虚无之至理。则曩劫至今不为远也。
1. 分段赏析
首联:“道者强名立,清虚隐显深”,开篇点明“道”这一概念是勉强命名的,但其蕴含的清虚隐显之理十分深奥。此联为全诗奠定基调,引发读者对“道”的思考,凸显道家思想的神秘与高深。颔联:“欲行千里路,别探一般心”,诗人以行路为喻,指出想要探寻“道”,需要有不同于平常的心思。强调探索“道”并非易事,需要独特的思维和态度,进一步深化对“道”探索的思考。颈联:“景象空天远,何劳意马寻”,描绘出一幅空阔辽远的景象,借景说理,表明“道”如同这空旷的景象,高远难测,不必像放纵心意的奔马一样盲目追寻,告诫人们应换一种方式去领悟“道”。尾联:“玄谈通智慧,曩劫至从今”,阐述通过深入探讨道家玄理,可以获得智慧,且这种智慧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此联点明道家思想的价值与传承,强调领悟道家哲理的重要意义,收束全诗,升华主题。
下一篇:宋·无名氏《长相思·绣停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