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老儒王半山":临川的老儒士王安石,
"文章未肯班传间":他的文章才华可不愿仅仅被列入史传之间。
"亦有临淄晏元献":也有来自临淄的晏殊,
"乐府一奏开天颜":他所作的乐府词章一旦演奏,能让帝王开心。
"我来此州嗟何晚":我来到这个州府不禁感叹来得太晚了,
"前哲风流挽不还":前代贤哲们的风流韵事和高尚品格却再也无法挽回。
"泉石黯淡山气瘦":泉水和山石显得暗淡无光,山中的气象也显得消瘦,
"芙蓉飘零秋意阑":芙蓉花纷纷飘落,秋天的意趣已经将尽。
"有客携诗来过我":有客人带着他的诗作前来拜访我,
"议论磊落文波澜":我们谈论诗文,见解光明正大,如文章一般波澜壮阔。
"诗盟岂止寻宗派":诗歌的结盟哪里仅仅是为了追寻流派和宗派,
"理学犹规拜将坛":对于理学的追求也应该像谋划拜将坛那样重视。
"风雷凛凛三寸舌":如风雷般令人敬畏的是那雄辩的口才,
"招槌贤拂佐天悭":招揽贤才,辅佐那些因上天吝啬而缺乏贤才的地方。
"古来言行要相副":自古以来,言语和行为都应该相互符合,
"愿言大德不逾闲":希望所说的高尚品德不要逾越规矩。
"秋月皎皎鹤蹲蹲":秋天的月亮皎洁明亮,仙鹤安闲地蹲踞着,
"春风洩洩禽关关":春风和畅,鸟儿欢快地啼叫着。
"江岷山兮溪嶓冢":有长江岷山,溪流嶓冢山,
"天根蹑兮月窟攀":追寻着天的根基,攀登着月的窟穴。
宋末元初文学家
许月卿(1216~1285?),宋代文学家。字太空,又字宋士,号泉田子,学者称山屋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淳祐进士,历濠州司户、本州教授、临安府学教授等职。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因言不合罢归。其善诗文,作品风格奇特,富有豪迈的气势。主要作品有《明月》《夜永》《天多许记》《志乐平朱氏荣绿堂》等。著作有《先天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至“乐府一奏开天颜”:诗人开篇提到“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亦有临淄晏元献,乐府一奏开天颜”,将王安石和晏殊两位历史名人并举,称赞王安石文章卓绝,不逊色于史传中的人物,晏殊的乐府能让帝王开颜,突出了二人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为下文的怀古之情埋下伏笔。“我来此州嗟何晚”至“芙蓉飘零秋意阑”:“我来此州嗟何晚,前哲风流挽不还。泉石黯淡山气瘦,芙蓉飘零秋意阑”,诗人感慨自己来到此地太晚,前哲的风流已难以追寻,眼前的泉石黯淡、山气消瘦,芙蓉飘零,秋意阑珊,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萧瑟、落寞的氛围,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前贤不再的惋惜与惆怅。“有客携诗来过我”至“招槌贤拂佐天悭”:“有客携诗来过我,议论磊落文波澜。诗盟岂止寻宗派,理学犹规拜将坛。风雷凛凛三寸舌,招槌贤拂佐天悭”,写有客人携诗来访,二人议论诗文,见解不凡,诗人认为诗盟不应只是追寻宗派,理学也应如拜将坛般受到重视,强调了文学与理学的重要性,同时展现出诗人与客人谈论时的激昂风采。“古来言行要相副”至结尾:“古来言行要相副,愿言大德不逾闲。秋月皎皎鹤蹲蹲,春风洩洩禽关关。江岷山兮溪嶓冢,天根蹑兮月窟攀”,诗人以“古来言行要相副”告诫人们言行要一致,品德要高尚,随后描绘了皎洁的秋月、蹲踞的仙鹤、和畅的春风、啼鸣的鸟儿等自然景象,又提及岷山、嶓冢山等山水,最后以“天根蹑兮月窟攀”表达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释道颜《颂古》
下一篇:宋·仇远《一落索·尽日西阑凭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