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洗砚池头树":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 我家洗砚池头树:我家:一作吾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池头:池边。头:一作边。边上。
"朵朵花开淡墨痕":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 痕: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有淡墨、浓墨、焦墨等。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成的。,朵朵:一作个个。
"不要人夸好颜色":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
# 好颜色:一作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清气:清香的气味。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留: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冕借墨梅抒发自身情志。诗的前两句实写墨梅,描绘出吾家洗砚池头梅树花朵绽放,皆以淡墨点染而成的画面。后两句则深入挖掘墨梅内在品质,盛赞其高风亮节,不追求外表娇艳以博人夸赞,只求将清香留存天地间,借此表达诗人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操。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不要人夸颜色好”,墨梅不追求艳丽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目光、获得他人的夸赞,这象征着诗人不追逐功名利禄,不被世俗的虚荣所迷惑。他不屑于用外在的光鲜来取悦他人,而是坚守自己内心的准则。“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只愿将自己的清香留在天地之间,“清气”不仅指梅花的香气,更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和精神追求。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墨梅一样,将自己的高尚品德、清正之气传播开来,影响周围的世界,即使不被世人所瞩目,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志向。通过对墨梅这种品质的赞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志向融入其中,使墨梅成为了自己人格的象征,委婉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人生态度。用典:“洗砚池”。宋代曾巩《墨池记》中云:“(王)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相传东汉的书法家张芝(字伯英)年轻时勤学苦练,尤擅草书,家中买来的绢帛,必先练字而后再染,他在池边研墨习字,池水都被弄黑。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仰慕张芝,效仿张芝刻苦练字,也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冕用王羲之洗砚池的典故,因王冕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洗砚池”。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诗人开篇点题,直接对墨梅进行刻画。“吾家洗砚池头树”,巧妙借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增添文化底蕴,仿佛眼前这株梅树就生长在充满墨香的洗砚池边。“朵朵花开淡墨痕”细致描绘出梅花的形态,每一朵都由淡淡的墨痕勾勒,简洁质朴,却又别具韵味,为后文赞颂墨梅的内在品质做了铺垫。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与升华。从对墨梅外在形态的描写转向对其内在精神的高度赞美。墨梅不凭借鲜艳色彩去迎合世俗、获取夸赞,它只愿将那清幽香气弥漫于天地之间。这不仅是对墨梅的礼赞,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彰显出诗人鄙弃流俗、坚守自我、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
4. 作品点评
《墨梅》在文学史上独具魅力。从主题看,借墨梅鲜明地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操,立意高远且深刻,在众多题画诗中脱颖而出。艺术表现上,借物喻人手法运用娴熟,使诗中的墨梅形象与诗人形象完美融合,达到物我合一之境;用典巧妙,增添文化底蕴;对比衬托增强了感染力。从影响而言,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了墨梅神韵,更因深刻的精神内涵而广为流传,甚至在艺术史上比《墨梅图》本身更为出名,对后世文人借物抒情、表达自身操守志趣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成为题画诗中的经典之作。
上一篇:元·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下一篇: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