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méi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2
bīng
xuě
lín
zhōng
zhuó
shēn
tóng
táo
hùn
fāng
chén
rán
qīng
xiāng
sàn
zuò
qián
kūn
wàn
chūn

译文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逐句剖析

"冰雪林中著此身":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

# 此身:指白梅。,著:放进,置入。

"不同桃李混芳尘":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 芳尘:香尘。,混:混杂。

"忽然一夜清香发":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

# 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

"散作乾坤万里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 乾坤: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白梅那高洁傲人的品格。他以白梅自喻,隐喻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不仅是对白梅的吟咏,更是对人高尚精神品质的颂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白梅》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七言绝句。王冕,这位封建时代品行高洁的文人,出身于农家,却凭借勤学苦读成就了一番学问。他鄙视污浊的上层社会,不愿追逐功名,因而选择以布衣之身终老一生。曾于会稽九里山购地筑屋,命名为梅花屋,并自号为梅花屋主。这首诗应创作于他隐居于此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白梅》是一首别具深意的题画诗。在诗中,诗人以白梅为颂,赞美了它不慕虚荣、不求人夸的品格,只愿默默地为世界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这种赞美其实是对诗人自身人生态度的隐喻,表达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坚持高尚情操的志向。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以白梅为载体,通过其生长环境与品性特征,寄托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高洁情操的志向‌。对比:‌“不同桃李混芳尘”‌:通过白梅与桃李的对比,直接点明诗人拒绝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立场‌,这一手法贯穿全诗,实现了物与志的统一,使白梅成为诗人精神的外化象征‌。

3. 分段赏析

首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从色彩上来说,以“冰雪”勾勒出“此身”的洁白;从品性而言,则以“冰雪”塑造“此身”坚忍不拔、耐寒卓绝的品格。诗人巧用拟人,将梅树比作自身,借以彰显白梅的冰清玉洁。随后,诗人以桃李作为反衬,夭桃秾李虽是花中艳丽之姿,香气袭人,却因过于争春而显得俗艳,未能如梅一般超脱尘世。第二句“不同桃李混芳尘”中,“混芳尘”意指将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如“和其光,同其尘”般随波逐流。相比之下,梅花则能超凡脱俗,故“清香”二字非梅莫属。而桃李无份第一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三、四句则突出了梅的报春精神,梅花具有奉献情怀,无私无我。诗人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和公而无私的精神,这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道合一的思想体系以及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生活艺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或许只是诗人在灯下描绘的一枝墨梅,却营造出全世界白梅在一夜之间齐放,清香弥漫,天地澄澈的壮丽图景。这首诗传达了品高而志大、绝俗而入世的矛盾统一之感,这正是王冕人格的生动写照。

4. 作品点评

《白梅》这首诗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开头两句描绘了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愿与其他花卉争奇斗艳的高洁品格。接下来两句则借梅喻人,抒写了作者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赞美了那些为民众谋福祉的英雄行为及其牺牲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吟咏与刻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志趣与高尚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如冷泉漱石,自成湍急。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 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之号)始易以繁花。

清朱方蔼

# 这是题画诗,托物言志。

现代叶君远等《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天净沙·夏》

下一篇:元·贯云石《殿前欢·楚怀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