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jìng
shā
·
·
xià

朝代:元作者:白朴浏览量:2
yún
shōu
guò
tiān
lóu
gāo
shuǐ
lěng
guā
tián
绿
shù
yīn
chuí
huà
yán
shā
chú
téng
diàn
rén
luó
shàn
qīng
jiān

译文

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逐句剖析

"云收雨过波添":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

# 添:增添。

"楼高水冷瓜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

"绿树阴垂画檐":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

#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纱厨藤簟":纱帐中的藤席上,

# 簟:竹席,苇席。,纱厨:用纱做成的帐子。

"玉人罗扇轻缣":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 缣:细的丝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全曲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别样的夏日风情。开篇三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致:湖水微澜,瓜果沁凉,绿荫低垂。后两句则聚焦于纳凉的佳人,罗扇轻摇间尽显夏日的闲适。与寻常描写夏日酷暑的作品不同,这首小令刻意避开了蝉鸣燥热,而是捕捉雨后清凉的瞬间。白朴善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仅凭“水冷瓜甜”等寻常意象,就营造出令人神往的避暑意境。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1226~1306?),元代戏曲作家。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终身未仕。白朴经历国破家亡之难,采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闭门读书,后放浪诗酒、漫游山水、吟诗作文度过一生。白朴是元朝初年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文人之一,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在继承唐宋传统文学的基础上,革新了文体,所创作的作品,既保留了元杂剧的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学艺术性,对元曲的发展成熟作出巨大贡献。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前两种为元杂剧名著,另有《流红叶》《箭射双雕》各存曲词一折,有词集《天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白朴的《天净沙》组曲以四季为题,其中咏夏之作创作于特殊历史时期。据考,这组散曲(一说四首或八首)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流寓金陵(今南京)期间所作。虽然具体创作年份已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夏天的散曲,整首小令别出心裁地摒弃了人们印象中夏天的燥热与喧闹,转而描绘出一幅静谧且清爽的独特情景,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神清气爽的惬意。

2. 写作手法

白描:通过“云收雨过”、“绿树阴垂”等不加修饰的物象并置,仅用名词性词组直接呈现雨后夏景,形成如线描画般的视觉层次。反衬:以动衬静,末句“罗扇轻缣”以扇动的轻微幅度衬托整体的宁静,玉人摇扇的慵懒姿态与环境的静态清凉互为映照,用有限动态强化主体静谧感。

3. 分段赏析

这首小令的艺术构思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三句云收雨霁之后,流水潺潺,波光粼粼,雨过初晴的世界显得格外清新。楼阁在湿润的空气中似乎比平时更为挺拔,水面散发着凉爽的气息,仿佛能洗净一切尘埃。雨后的瓜果飘散出甜美的香气,绿树的浓阴一直延展到画檐之下,带来一片阴凉。“云收雨霁”展现骤雨初歇的天空,“流水波添”描摹湖面泛起的涟漪,“楼高水冷”与“瓜甜树阴”则通过触觉与味觉的通感,将雨后清凉具象化。特别是“绿阴垂檐”的描写,以动态的垂落感强化了树荫的浓密。第二层次转入人物刻画:轻纱帷帐中的藤席上,一位罗衫少女执扇小憩。作者仅用“玉人罗扇轻缣”七字,便勾勒出闺阁消夏的典型场景。全曲刻意回避蝉鸣暑气,反以“水冷”、“藤簟”等冷色调意象,构建出超脱常俗的清凉世界。这种“以静写凉”的手法,使读者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艺术凉意。此境的创造,依赖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其特点首先在于洗尽铅华,仅以白描手法勾勒,如同一幅简洁清晰的线描画。纱帐、藤簟、罗扇、绢衣,这些闺阁女子的物件,本应是香艳而富于色彩的,但作者却有意淡化其色彩,仿佛它们都是素雅而不着痕迹的。其次,作者特意选取雨后这一宁静时刻,将夏日原有的躁动化为静谧的风景:云收雨歇,雷声与雨脚俱无;水流添波,却不见急湍涌动;绿阴低垂,无微风拂过;罗扇轻执,似无需摇动;那少女更似一幅静谧的画卷,给人以清爽之感。繁复喧嚣的声音与动态,常与燥热相伴,而素朴宁静,则构建出凉爽的氛围,这正是此小令的独特基调。

4. 作品点评

白朴的《天净沙》是以四季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夏”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独特的韵味。尽管白朴对夏天的描绘相较于春天和秋天可能稍显平淡,但仍然不失为一首别具一格的小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他颇长于写景色,春夏秋冬四题已被写得烂熟,但他的《天净沙》四首,却情词俊逸,不同凡响。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 描写夏日景色,自然会想到盛夏的酷热与喧噪。白朴的这支小令一反往常,截取夏日雨后这一清爽的时刻,描绘出对夏日生活的独特感受。这一幅夏日雨后的画图,显得静怡,闲适。作者曲中所写,都是夏日特有景物,但却完全没有酷热难受之感,具见构思之精心独到。曲写静景,创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曲中的冷水、甜瓜、高楼、绿阴以及楚楚动人的女子,都显得色彩鲜明,在描写夏日景物的作品中可算是独具一格。

王忠阁《元曲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下一篇:元·王冕《白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