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白门柳":漫步走出白门,路边柳树依依,
"闻歌金缕衣":忽然听见有人唱起《金缕衣》的歌曲。
"事生不事死":你只顾及眼前的生活,却忘了曾经的誓言,
"曩誓今已遗":过去的承诺如今已被抛弃。
# 遗:作违。
"空负地下心":白白辜负了曾经共同许下的心愿,
"百年以为期":原以为能以百年作为约定的期限。
"向来媒佻鸠":回想当初那个轻浮的媒人,
"宁为今日思":如今怎能让人再去思念呢?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步出白门柳,闻歌金缕衣”以“白门柳”这一离别意象破题,借“柳”谐音“留”渲染离愁氛围,同时引入《金缕衣》典故,暗喻昔日珍贵时光,为全诗奠定今昔对比的情感基调,体现以典入景、借景抒情的特色。颔联“事生不事死,曩誓今已遗”直陈情感冲突,用直白的语言揭露对方重现实轻承诺、背弃旧日誓言的行为,以“生”与“死”、“今”与“曩”的对比,将个人哀怨升华为对承诺与现实割裂的理性认知,尽显古体诗质朴直率风格。颈联“空负地下心,百年以为期”中,“空负”二字为诗眼,凝练表达真心错付的徒劳,“地下心”与“百年为期”形成强烈反差,通过时间与情感的对举,将誓言背弃的后果具象化,深化“誓言脆弱”主题。尾联“向来媒佻鸠,宁为今日思”以反问作结,借“媒佻鸠”隐喻昔日促成关系的轻率因素,表面质疑他人,实则自我反省,从叙事抒情转向理性追问,运用隐喻与反问,使批判与反思含蓄深沉,实现情感层次跃升与思想升华。
上一篇:元·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下一篇:元·徐再思《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