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óng
xiù
xié

朝代:元作者:任昱浏览量:2
àn
zhū
hán
fēng
qiào
shì
luó
jiǎn
xiāng
xiāo
luò
huā
shí
jié
yuàn
liáng
xiāo
yín
tái
dēng
yǐng
dàn
xiù
zhěn
lèi
hén
jiāo
tuán
yuán
chūn
mèng
shǎo

译文

暗红色的窗帘外,雨冷风急天气寒峭,试着穿上罗衣,却发觉人消瘦、香气也消散了。在这落花纷飞的时节,怨恨这美好的夜晚。银白色的烛台灯光昏暗,绣花枕头上泪痕交错。团圆美满的春梦少之又少。

逐句剖析

"暗朱箔雨寒风峭":暗红色的窗帘外,雨冷风急天气寒峭,

# 风峭:即春风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之句。,暗朱箔:即珠帘内光线昏暗。朱箔,同珠箔,即珠帘。

"试罗衣玉减香销":试着穿上罗衣,却发觉人消瘦、香气也消散了。

# 玉减香销:形容女子身体日渐消瘦。玉:指玉肌,比喻女子润泽莹洁玉白的肌肤。,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落花时节怨良宵":在这落花纷飞的时节,怨恨这美好的夜晚。

"银台灯影淡":银白色的烛台灯光昏暗,

# 银台:银质或银色的烛台,曲中指烛。

"绣枕泪痕交":绣花枕头上泪痕交错。

"团圆春梦少":团圆美满的春梦少之又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红绣鞋》是元代任昱的一首散曲小令,以“春情”为题,将缠绵与凄婉交织的少女心事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发生在料峭春寒裹着冷雨敲窗的深夜,风声在檐角游走,一位少妇被离别的愁绪绞得辗转难眠。满腹的思念与幽怨如春水般漫涨,却寻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案头的灯花在风中瑟瑟地颤,映着枕上斑驳的泪痕,像是把白日的相思都腌渍成了咸涩的印记。她曾盼着在梦里与远人重逢,可连这虚幻的团聚,都被无情的夜风吹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小令。春日最易牵动女子情思,诗词中素有“春女思,秋士悲”的传统。此曲作为作者晚年之作,通过料峭寒风、细雨落花的春日背景,结合闺阁中银台灯影微淡、绣枕泪痕交叠的细节,营造出春梦难圆、离愁深重的哀婉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曲。诗歌通过阴雨寒风、落花良宵的凄清背景,刻画银台灯淡、绣枕泪痕的孤寂细节,营造出春梦难圆、离愁深重的哀婉境界。

2. 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以初春之寒写暮春之悲,通过季节矛盾强化主人公的孤独与时光流逝之痛。白描:“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以“灯影淡”“泪痕交”等细节,简洁勾勒思妇形象,避免直接抒情,创造出思妇独守空闺的画面。

3. 分段赏析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以“暗朱箔”写红色窗帘在风雨中黯淡,表的了环境的压抑;“雨寒风峭”强化天气寒冷刺骨,烘托凄凉氛围。“试罗衣”表面写试穿衣物,实则以“玉减香销”暗示女子因愁思而消瘦,玉饰脱落、体香消散,暗藏青春逝去的哀怨。“试罗衣宽生怯寒”化用楼采“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的词意,衣带渐宽不仅是形体憔悴的见证,更是心灵孤寂的呈现。当现实中的落花时节与理想中的团圆佳期形成对比,因此女主人公发出感叹。“落花时节怨良宵。”是对自然时序的无奈。落花是春天将尽的标志,良宵虽美却无法挽留春光,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伤。“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银台灯影淡”写烛光昏暗,暗示长夜难眠;“绣枕泪痕交”以泪痕交织的绣枕,直写女子哭泣之频。两个静态画面叠加,将孤独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物品,情感浓烈而压抑。这种超越生死的遗憾较之白居易“魂魄不曾来入梦”更添一层凄绝。“团圆春梦少。”春梦的短暂象征人生的无常,团圆的“少”暗含对时光流逝、美好难再的哀叹。

4. 作品点评

这首闺怨之作的特色:其一,借主人公对周遭环境的别样感触,映照出其内心的孤寂与凄冷;其二,细腻勾勒主人公夜间的日常情态与心绪波澜,凸显她因相思而备受折磨的苦楚。其情感真挚质朴、毫无雕琢,言辞清新流畅、朗朗上口,整体风格偏于沉郁哀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未知作者《越调·天净沙·长途野草寒》

下一篇:元·赵善庆《凭栏人·春日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