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huā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2
sān
yuè
dōng
fēng
chuī
xuě
xiāo
nán
shān
cuì
jiāo
shēng
qiāng
guǎn
rén
jiàn
shù
méi
huā
luò
qiáo

译文

三月间,春风吹化了积雪,湖水南岸的山色青翠如泼了绿墨一般。听到一阵笛声却看不到人迹,只看到无数的梅花花瓣零落郊外的小桥上。

逐句剖析

"三月东风吹雪消":三月间,春风吹化了积雪,

# 东风:春风。

"湖南山色翠如浇":湖水南岸的山色青翠如泼了绿墨一般。

# 浇:指春雨洗刷。,湖南:指湖的南面。

"一声羌管无人见":听到一阵笛声却看不到人迹,

# 羌管:羌笛。

"无数梅花落野桥":只看到无数的梅花花瓣零落郊外的小桥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阳春三月东风吹,雪消融,湖南山色翠绿如被浇灌的景象,接着写一声羌管响起却无人看见,无数梅花飘落于野桥之上。运用了双关等手法,以笛曲《梅花落》双关,寓意梅花飘落是其本性,并非羌管所致。首句点明季节和雪消的景象,次句写山色,三句引入声音元素,末句聚焦梅花飘落。整首诗既赞美了梅花“俏也不争春”的品格,又隐约透露出寂寞之感,体现了王冕诗歌自然含蓄的风格,以及他借梅花自况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三月春风吹雪消融,湖南山色翠绿,一声羌管后无数梅花飘落野桥的场景,如“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表达了对梅花“俏也不争春”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借梅花飘落的景象,隐约透露出寂寞孤单之感,借梅花这一事物,展现了诗人的品格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双关:“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中,“梅花落”既是实写梅花飘落的景象,又暗指笛曲《梅花落》,运用双关手法,寓意梅花飘落是其本性使然,并非羌管所命,含蓄地表达了梅花的品格,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动静结合:“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是静景,描绘了春风吹雪消、山色翠绿的画面;“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中“一声羌管”是动,引入听觉元素,“无数梅花落野桥”也是动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层次感。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三月春风、雪消、山色、羌管、梅花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氛围,既赞美了梅花的品格,又借梅花飘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隐约的寂寞之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3. 分段赏析

首句“三月东风吹雪消”,点明时间是阳春三月,春风吹拂,积雪消融,为后文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季节基础,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次句“湖南山色翠如浇”,将视线转向湖南的山色,描绘出山色翠绿如同被浇灌过一样,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山色的美丽,与首句共同营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第三句“一声羌管无人见”,引入了听觉元素,打破了前面的静谧画面,同时“无人见”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寂寞的感觉。尾句“无数梅花落野桥”,将视线拉回到地面,聚焦于无数梅花飘落野桥的场景,既呼应了前文对梅花的暗示,又通过梅花飘落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寂寞之感,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俏也不争春”的品格。

4. 作品点评

王冕的《梅花》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画面,首句点明时节,描绘东风吹雪、山色如翠的春景,为梅花出场铺垫;次句“一声羌管无人见”以声衬静,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氛围;末句“无数梅花落野桥”则绘出梅花飘落野桥的唯美场景,动静结合,富有诗意。全诗诗中有画,将自然之景与羌管之声、梅花飘落相融合,意境优美。诗中的落梅形象恰似诗人自况,展现出其超脱世俗、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特意境与深刻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无名氏《红绣鞋·赠妓》

下一篇:元·张鸣善《双调·水仙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