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án
zuò
jiǎn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2
lǎo
cán
zuò
jiǎn
jìng
juān
juān
zhōu
biàn
huà
suí
rén
biàn
便
yǒu
wéi
zhōng
liàn
yǒu
wéi
qín
shàng
xián
xián
yīn
liàn
shì
hán
xuān
gōng
wéi
xiǎo
yòng
wéi
piān
zuò
shī
cán
xīn
fěi
rán

译文

年老的蚕将要作茧,吐出的丝洁净美好。蚕茧周密已发生变化,是留是取随人方便。有的蚕丝成为机织的绢绸,有的蚕丝成为琴上的弦。琴弦用来调和音乐旋律,绢绸用来应对冷暖。蚕的功劳不算小,但蚕的效用为什么偏于他方?写下这首诗来寄给养蚕的农妇,你们的辛苦并非毫无价值。

逐句剖析

"老蚕欲作茧":年老的蚕将要作茧,

"吐丝净娟娟":吐出的丝洁净美好。

"周密已变化":蚕茧周密已发生变化,

"去取随人便":是留是取随人方便。

"有为机中练":有的蚕丝成为机织的绢绸,

"有为琴上弦":有的蚕丝成为琴上的弦。

"弦以和音律":琴弦用来调和音乐旋律,

"练以事寒喧":绢绸用来应对冷暖。

"其功不为小":蚕的功劳不算小,

"其用己为偏":但蚕的效用为什么偏于他方?

"作诗寄蚕姑":写下这首诗来寄给养蚕的农妇,

"辛苦匪徒然":你们的辛苦并非毫无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蚕作茧》是元代王冕的五言古诗。诗中描绘老蚕吐丝作茧,蚕丝或成机中绢,或为琴上弦,各有功用。作者借蚕的奉献,表达对辛苦养蚕的蚕姑的同情。前四句写蚕作茧吐丝及茧的处置;中间四句述蚕丝用途;尾四句直抒对蚕姑辛苦的感慨。此诗质朴自然,从小处着笔,以蚕事见民生,引发对劳动人民境遇的思考,体现王冕对底层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描绘老蚕作茧前精心吐丝,丝质纯净美好,且茧形成后,任由人处置,展现蚕的奉献及被动处境。中间四句“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写蚕丝不同用途,或织成绢绸应对冷暖,或制成琴弦调和音律,体现蚕丝作用广泛。最后四句“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诗人感慨蚕的功劳不小,用途却偏向他人,借此诗寄给蚕姑,表明其辛苦并非徒劳,实则饱含对蚕姑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鸣善《双调·水仙子》

下一篇:元·元好问《山居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