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眉苫眼早三公":装模作样的人早早做了三公高官,
# 三公:大司马、大司徒与大司空,这里泛指高官。,铺眉苫眼:即舒眉展眼,此处是装模作样的意思。
"裸袖揎拳享万钟":蛮横无理的人享受万钟俸禄,
# 万钟:很高的俸禄。,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这里指善于吵闹之人。
"胡言乱语成时用":胡言乱语的人竟被当作经世致用之才,
"大纲来都是哄":总而言之都是靠哄骗恫吓。
# 哄:指胡闹。,大纲来:总而言之。
"说英雄谁是英雄":说什么英雄,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五眼鸡竟充作岐山的鸣凤,
# 鸣凤:凤凰。,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五眼鸡:好斗的公鸡。
"两头蛇南阳卧龙":两头蛇竟比作南阳的卧龙,
# 南阳卧龙:即诸葛亮,这里泛指杰出的人才。,两头蛇:毒蛇。
"三脚猫渭水飞熊":三脚猫竟冒充渭水的飞熊。
# 渭水飞熊:即周代的太公吕尚,这里指德高望重的高官。代指姜子牙。,三脚猫:没有本事的人。
元代散曲家
张鸣善(?~?),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祖籍平阳(今山西临汾),家在湖南,流寓扬州。曾任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入明任江浙提学,不久即称病辞官,隐居吴江。其填词作曲皆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内容多揭露官场黑暗、当道昏庸。所作杂剧《包待制判断烟花鬼》《党金莲夜月瑶琴怨》和《十八公子大闹草园阁》三种,都已亡佚。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也是一首讽刺时政的曲。介绍了元朝末期上层社会的混乱情形,描绘了统治者装腔作势、蛮横无理、胡言乱语的丑态,体现了社会的是非颠倒,营造了辛辣的讽刺氛围,表达了对政治黑暗、官场污浊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排比:“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三句工整对仗,构成排比,从不同侧面刻画统治者形象,增强讽刺力度。夸张:“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将统治者比作凶禽恶兽,夸张漫画化手法揭露其凶残无能本质。“铺眉苫眼”“裸袖揎拳”“胡言乱语”。夸大达官贵人的无赖、粗野、胡乱言语之态,活画出其可鄙形象,增强讽刺效果。设问:“说英雄谁是英雄”。用反问引发思考,强调所谓“英雄”并非真英雄,凸显对当政者的讽刺。对比:将“铺眉苫眼”等无赖形象与达官贵人身份对比,雅语颂辞与民间詈语对比,突出当政者腐朽无能。
3. 分段赏析
上片:“铺眉苫眼早三公”,“铺眉苫眼”刻画统治者装模作样的虚伪神态,他们靠装腔作势早早位居三公高位,与无能本质形成强烈反差,讽刺其窃居要职的荒谬。“裸袖揎拳享万钟”,“裸袖揎拳”勾勒其流氓般的蛮横动作,这样的人却享受万钟俸禄,揭露统治者凭暴力欺压百姓、攫取财富的丑恶行径。“胡言乱语成时用”,他们的胡言乱语竟被当作治国良策,可见朝政腐败到极点,批判统治者不学无术却掌握话语权的乱象。“大纲来都是烘”,总结前三句,指出这些统治者上位全靠哄骗恫吓,一针见血揭露其统治本质,收束上文并引出下片议论。下片:“说英雄谁是英雄?”以设问总领,看似提问,实为否定,引发读者对“英雄”标准的思考,为后续讽刺蓄势。“五眼鸡岐山鸣凤”,“五眼鸡”(乌眼鸡,好斗之鸡)冒充岐山鸣凤(祥瑞之兆),讽刺统治者表面清高实则凶狠好斗,撕下其“贤能”伪装。“两头蛇南阳卧龙”,“两头蛇”(传说中剧毒之物)比作南阳卧龙(诸葛亮),揭露统治者表面以贤才自居,实则如毒蛇般阴险狠毒,祸害百姓。“三脚猫渭水飞熊”,“三脚猫”(比喻技艺不精者)冒充渭水飞熊(指姜子牙,贤相象征),讽刺统治者自称能臣却毫无真才实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4. 作品点评
此曲是元代散曲中刺时的经典之作,以幽默辛辣的风格、夸张的漫画手法,撕破统治者的伪装,揭露其凶残无能本质。首尾鼎足对工整精妙,庄俗杂陈,冷峭生动,“张鸣善体”的讽刺艺术在此曲中尽显,堪称投向黑暗官场的犀利一枪,对后世讽刺文学影响深远。
# 元人曲如……“五眼鸡丹(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诨中奇语也。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