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xíng
·
·
fāng
cǎo
píng
shā

朝代:元作者:张翥浏览量:3
fāng
cǎo
píng
shā
xié
yáng
yuǎn
shù
qíng
táo
jiāng
tóu
zuì
lái
shàng
lán
zhōu
jiāng
chóu
jiāng
rén
liè
dōng
fēng
yāo
xié
luò
míng
zhāo
chóng
chuī
shēng
yún
hóng
xiǎo
lóu
kōng
chūn
guāng
dào
xiāo
hún
chù

译文

在那长满芳草的平旷沙滩上,夕阳映照在远处的树林间。那无情的桃叶渡口,勾起多少离情别绪。我醉意朦胧间,被人扶上那精致的木兰舟,本想借酒消愁,可愁绪未消,人却随着船离开了。那轻薄又顽劣的东风,吹得那柳絮肆意飞舞、妖娆乱窜。明天我还要重新去寻找那曾吹笙游乐的地方。蓝天白云之下,花瓣如红雨般飘落,小楼中空无一人,春光虽美,却已到了让人黯然神伤的境地。

逐句剖析

"芳草平沙":在那长满芳草的平旷沙滩上,

# 平沙:旷野。

"斜阳远树":夕阳映照在远处的树林间。

"无情桃叶江头渡":那无情的桃叶渡口,勾起多少离情别绪。

# 桃叶江头渡:在秦淮河口。传为王献之送爱妾桃叶过江之处。

"醉来扶上木兰舟":我醉意朦胧间,被人扶上那精致的木兰舟,

"将愁不去将人去":本想借酒消愁,可愁绪未消,人却随着船离开了。

# 将:送。

"薄劣东风":那轻薄又顽劣的东风,

# 薄劣:形容东风癫狂的样子。

"夭邪落絮":吹得那柳絮肆意飞舞、妖娆乱窜。

# 夭邪:形容飞絮飘荡的样子。邪:一作斜。

"明朝重觅吹笙路":明天我还要重新去寻找那曾吹笙游乐的地方。

"碧云红雨小楼空":蓝天白云之下,花瓣如红雨般飘落,小楼中空无一人,

"春光已到销魂处":春光虽美,却已到了让人黯然神伤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莎行·芳草平沙》是元代张翥创作的暮春送别词。上片描绘江头送别场景,词人扶醉登上木兰舟,离去时愁绪却未能一同带走;下片刻画别后情境,东风轻薄、落絮飞扬,再寻旧迹时,小楼空寂,春光将逝。全词凄婉缠绵,以直白之语写深挚离愁,尽显哀婉情思与独特艺术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暮春送别词。描绘了江头送别时扶醉登舟、愁绪难消的场景,以及别后东风薄劣、落花飞絮、人去楼空的情景,表达了凄婉缠绵的离愁别绪。

2. 分段赏析

上片:“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三句描绘江边景色,平坦的沙滩上芳草萋萋,远处的树木沐浴在斜阳余晖中,而江头的桃叶渡更是勾起回忆。“无情”二字赋予渡口以情感,暗示离别之苦。“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写主人公借酒消愁,醉后登上木兰舟,然而愁绪并未随舟而去,只有人独自离开,生动展现出离别的无奈与愁苦。下片:“薄劣东风,夭邪落絮”以拟人手法,将东风形容为“薄劣”,柳絮随风肆意飞舞,既描绘出暮春景象,也烘托出主人公烦乱的心绪。“明朝重觅吹笙路”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追寻。“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描绘出碧云满天、落花如雨,小楼人去楼空的画面,春光虽美,却更添伤感,将伤春惜别之情推向高潮,尽显凄凉孤寂之感。

3. 作品点评

全词情感凄婉缠绵,余韵悠长,以明快畅达的笔触,抒写哀伤悲切的离思,在情景交融中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与情感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下一篇:元·王冕《暝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