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míng
chén
屿
qiū
shēng
yuǎn
lín
fēi
hóng
鸿
pín
yǐng
shāng
xīn
xiāng
shí
zhī
jiāo
yóu
shǎo
xìn
yīn
wèi
néng
chóu
zhuàng
zhì
jiǔ
qiě
cháng
yín

译文

暮色笼罩着孤零零的小岛,秋天的萧瑟声渗入远处的树林。孤雁频频回望自己的影子,漂泊的游子最易心生哀愁。相识者中没有知心人,往来的朋友也少有音信。未能实现胸中的抱负,暂且买酒痛饮,长声吟叹(排遣苦闷)。

逐句剖析

"暝色沉孤屿":暮色笼罩着孤零零的小岛,

"秋声入远林":秋天的萧瑟声渗入远处的树林。

"飞鸿频顾影":孤雁频频回望自己的影子,

"独客易伤心":漂泊的游子最易心生哀愁。

"相识无知己":相识者中没有知心人,

"交游少信音":往来的朋友也少有音信。

"未能酬壮志":未能实现胸中的抱负,

"沽酒且长吟":暂且买酒痛饮,长声吟叹(排遣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暝色》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黄昏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以及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首联描绘了黄昏时分,孤岛被暮色笼罩,秋声传入远处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大雁频频回望自己的影子,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独客易伤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伤感。颈联反映了诗人虽有相识,却无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朋友之间也少有音信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尾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只能通过买酒长吟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冕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坚韧与自我解脱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黄昏的天色笼罩着孤独的小岛,秋天的声音传入远处的树林,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感。颔联:“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飞行的大雁频频回头望自己的影子,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而“独客易伤心”则直接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寂与脆弱。颈联:“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反映了诗人虽有相识,却无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朋友之间也少有音信往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尾联:“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诗人感慨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只能通过买酒长吟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

下一篇:元·刘秉忠《溪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