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爱":慈母关爱,
"爱幼雏":疼爱幼雏,
"赵家光义为皇储":赵家的光义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龙行虎步状日异":龙虎之姿日益显赫,
"狗趋鹰附势日殊":趋炎附势者嘴脸愈发露骨。
"膝下岂无六尺孤":膝下岂无年幼的孤儿,
"阿昭阿美非呱呱":阿昭、阿美并非无知婴孩。
"夜闼鬼静灯模糊":深夜宫门死寂、灯火昏暗,
"大雪漏下四鼓余":大雪纷飞直到四更天。
"百官不执董狐笔":百官不持史官直笔记录真相,
"孤儿寡嫂夫何呼":孤儿寡母向谁呼号?
"于乎":唉,
# 于:一作於。
"祸在韩王金柜书":祸根在韩王(赵光义)的金匮密诏。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开篇点明主题,以“慈母爱幼雏”起兴,引出“赵家光义为皇储”,这里的“赵家光义”可能是借指当时朝廷中皇位继承相关的事件或人物,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核心人物,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伏笔。“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龙行虎步”形容有帝王之相或尊贵之人气质不凡,但随着时间变化情况也不同;“狗趋鹰附”则刻画了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丑态,随着权势的变化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讽刺了当时朝廷中官员的势利和攀附之风。“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六尺孤”可能指年幼的皇室子弟,“阿昭阿美”可能是具体的皇室成员名字。此句表明皇室并非没有子嗣,但这些皇室成员的情况并不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单纯无辜,暗示了宫廷内部的复杂斗争。“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营造了一种阴森、凄凉的氛围。“夜闼鬼静”给人一种寂静、诡异的感觉,“灯模糊”增添了朦胧和神秘色彩;“大雪漏下四鼓余”点明了时间,深夜大雪,进一步烘托出局势的严峻和紧张。“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中“董狐笔”指史官公正的记载,此句批评当时的百官没有像董狐那样公正记录历史、秉持正义。“孤儿寡嫂”可能指处于困境中的皇室成员,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以及对朝廷无人主持正义的愤慨。“于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匮书。”中“于乎”是感叹词,加强了情感的表达。“银柱斧”和“金匮书”可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暗示着宫廷中的阴谋和祸端。此句揭示了朝廷危机的根源,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上一篇:元·洪希文《如梦令 樱桃》
下一篇:元·陈秀民《西湖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