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力不任":身经百战归来,体力已无法胜任征战,
"消磨神骏老骎骎":曾经的神骏之马也在岁月中渐渐老去。
# 骎骎:马速行貌,喻时光迅速。
"垂头自惜千金骨":它低头暗自怜惜自己价值千金的骨骼,
"伏枥仍存万里心":即便卧在马槽边,心中依旧怀有驰骋万里的壮志。
"岁月淹延官路杳":岁月漫长,官场之路渺茫难测,
"风尘荏苒塞垣深":风尘仆仆,边塞之地遥远幽深。
# 塞垣:塞外边境地带。
"短歌声断银壶缺":短歌声声戛然而止,银壶滴漏也已滴尽,
"常记当年烈士吟":常常回忆起当年壮士们慷慨激昂的吟唱。
郝经(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一句,巧妙化用“短歌声断银壶缺”的历史典故,回溯往昔壮士们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风采。在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追忆中,既饱含着对先辈壮志豪情的深切缅怀,更将自身炽热赤诚的爱国情怀渐次递进、不断深化。字里行间皆涌动着对家国的赤诚与担当,让这份爱国精神鲜活可感、直击人心。
2. 分段赏析
“百战归来力不任,消磨神骏老骎骎。”这两句描绘了老马的衰老之态。“百战归来”点明了老马的经历,它曾经身经百战,为国家和主人立下赫赫战功。“力不任”则写出了老马如今体力不支,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驰骋沙场。“消磨神骏”强调了岁月的无情,曾经的神骏之马如今也已老去,“老骎骎”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老马衰老的样子,给人一种沧桑之感。“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垂头”写出了老马的无奈和失落,“自惜千金骨”则表现了老马对自己价值的珍视。“伏枥”化用了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典故,表明老马虽然卧在马槽边,但心中依然怀有驰骋万里的壮志。这两句诗通过对老马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马虽老但仍心怀壮志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老马的赞美和对自己的激励。“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官场失意的感慨。“岁月淹延”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官路杳”则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坎坷和失意。“风尘荏苒”描绘了边塞的风尘仆仆,“塞垣深”则突出了边塞的遥远和荒凉。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对官场失意的无奈和对边塞的思念之情。“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此句借典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年壮士慷慨激昂精神的怀念。“短歌声断银壶缺”化用了鲍照《拟行路难》中“听我抵节行路吟,短歌行,月傍关山云不明。浊水扬波白日曛,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诗意,描绘了短歌声声戛然而止,银壶滴漏也已滴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常记当年烈士吟”则表明诗人常常回忆起当年壮士们慷慨激昂的吟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壮士精神的赞美。
上一篇:元·王冕《读史》
下一篇:元·姬翼《婆罗门引·古今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