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绿遍王孙草":天涯处处长满了萋萋芳草。
"魂梦长飞绕":游子的魂梦常常飞回故乡萦绕。
"长安无复丽人行":长安城里再也见不到丽人的踪影。
"只有青山依旧、":只有青山依旧、
"向人明":向人们展示它的明朗。
"平泉金谷俱陈迹":平泉山庄和金谷园都已成为历史陈迹。
"古路荒苔碧":古老的道路上长满了碧绿的荒苔。
"金鞍去去不思归":骑着金鞍宝马远去的人一去不回。
"不道绿窗深处、":却不知道绿窗深处、
"故人非":故人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元末明初词人
邵亨贞(1309~1401),元末明初词人。字复孺,号清溪(或作贞溪)。祖籍严州淳安(今属浙江),徙居华亭(今上海松江)。曾任松江府学训导,后其子邵佳因罪系狱,邵亨贞亦受牵累。邵亨贞熟谙经史,在书法、医卜、阴阳、佛老等方面均有造诣,工诗善词,尤长倚声。前期词作,多涉及读书交游、诗酒唱和。元明易代之际,其词拓宽了关注视野,将山河巨变、乱世生活写入词句中。入明之后的词作,多凄凉感伤。《风入松·与李仲舆叙旧》《春草碧·乱离避世无方略》《虞美人·谢张芳远惠杏花》等均有名。有《野处集》《蚁术诗选》《蚁术词选》。
1. 分段赏析
上片“天涯绿遍王孙草。魂梦长飞绕。”开篇描绘了一幅天涯芳草萋萋的景象,“绿遍”体现出春天草木茂盛的状态,给人以清新、蓬勃之感。“魂梦长飞绕”则将思绪引入梦境,表明主人公对眼前景象或往昔经历的魂牵梦绕,暗示其内心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羁绊,或许是思乡之情,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长安无复丽人行。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句中,“长安”在古代常象征着繁华、权力和希望,这里代表着过去的辉煌或美好的生活。“无复丽人行”说明曾经的热闹、繁华已不复存在,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青山依旧在,依旧明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与前面的“无复”形成鲜明对比,以青山的永恒不变衬托出人事的变幻无常,更加强化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感伤。下片“平泉金谷俱陈迹。古路荒苔碧。”“平泉”和“金谷”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曾经无比奢华壮丽,但如今都已成为历史遗迹,只留下一片荒芜。“俱陈迹”三字,饱含着对时光流转、繁华易逝的深沉叹息。“古路荒苔碧”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芜的氛围,古老的道路上长满了碧绿的荒苔,描绘出一幅荒凉、衰败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岁月的无情。“金鞍去去不思归。不道绿窗深处、故人非”句中,“金鞍去去不思归”,仿佛看到一个骑着金鞍骏马的人,渐行渐远,不再思归,表现出一种离去的决然和无情。“不道绿窗深处、故人非”,却没有想到,在那绿窗深处,故人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从前的模样。这里的“绿窗”常是女子居住的地方,暗示着与词人有着某种情感联系的人。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出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全非的痛心与无奈。
上一篇:元·王吉昌《玩溪沙》
下一篇:元·迺贤《南城咏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