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īng

朝代:唐作者:钱众仲浏览量:1
dōng
chū
yīn
jié
hán
bīng
zhù
shuāng
姿
suī
bǐng
hóng
xiāng
duì
yuè
guāng
bìng
lín
chí
yǐng
zhēn
jiān
fāng
gòng
tóng
chǔ
shū
yíng
lián
chéng
xíng
fēn
zhào
chéng
zhū
xié
jīn
zài
bào
jié
nìng

译文

冬日寒律初至,阴气凝结成冰,这寒冰仿佛贮藏在玉壶之中,晶莹剔透。冰的姿态如霜雪般清峻,虽与万物禀赋不同,却与玉壶中蕴含的虹彩之气相互契合。与明月相映,光华相宜,临近池面,冰的倒影清晰可见,并不孤单。冰以坚贞的品格与玉壶共同存在,共处一室,难道不是同一条道路。它色泽晶莹,可比价值连城的美玉,形态分明,犹如照亮车乘的宝珠。如今将它带在身边,心怀纯洁的节操,又怎会改变。

逐句剖析

"冬律初阴结":冬日寒律初至,阴气凝结成冰,

"寒冰贮玉壶":这寒冰仿佛贮藏在玉壶之中,晶莹剔透。

"霜姿虽异禀":冰的姿态如霜雪般清峻,虽与万物禀赋不同,

"虹气亦相符":却与玉壶中蕴含的虹彩之气相互契合。

"对月光宜并":与明月相映,光华相宜,

"临池影不孤":临近池面,冰的倒影清晰可见,并不孤单。

"贞坚方共济":冰以坚贞的品格与玉壶共同存在,

"同处岂殊途":共处一室,难道不是同一条道路。

"色莹连城璧":它色泽晶莹,可比价值连城的美玉,

# 莹:一作润。

"形分照乘珠":形态分明,犹如照亮车乘的宝珠。

# 照乘珠:光亮能照明车辆的宝珠。

"提携今在此":如今将它带在身边,

"抱素节宁渝":心怀纯洁的节操,又怎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壶冰》是唐代诗人钱众仲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作开篇点明寒冬时节,冰凝于玉壶之中。接着,诗人借霜雪般的姿态、虹霓般的光彩,展现冰的独特神韵;又以冰与月相映、临池有影,勾勒出冰的清莹孤洁。诗中借冰的坚贞,抒发对坚守操守、志同道合的向往,以连城璧、照乘珠作比,突出冰的珍贵。最后,诗人表明自己愿秉持如冰般纯洁的操守。全诗以精妙笔触描绘冰之形神,借物抒情,表达对高洁品质的不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冬律初阴结,寒冰贮玉壶”两句点明时节与物象。“冬律初阴结”表明冬季阴气开始凝聚,点明了严寒季节的背景。“寒冰贮玉壶”则描绘出玉壶中贮藏着寒冰的画面,“贮”字生动地展现出冰在玉壶内的状态,为全诗营造出清冷、纯净的氛围。“霜姿虽异禀,虹气亦相符”两句描述冰的姿态与气质。“霜姿虽异禀”指出冰的形态犹如霜雪,有着独特的禀赋,与众不同。“虹气亦相符”则奇妙地将冰与虹气联系起来,说冰虽质地清冷,却有着如彩虹般的气质,暗示冰的内在有着别样的光彩与魅力,丰富了冰的形象。“对月光宜并,临池影不孤”两句从光影角度描绘冰。“对月光宜并”写冰与月光相映成趣,在月光下,冰的清辉与月光相互交融,十分适宜,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临池影不孤”则是说冰在池塘边,其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仿佛冰有了伴,并不孤单,从侧面烘托出冰的存在感与美感。“贞坚方共济,同处岂殊途”两句借冰言志。“贞坚方共济”以冰的坚贞特性,来表达只有具备坚贞的品质,才能与人共同成就事业,携手前行。“同处岂殊途”进一步强调,当人们都秉持坚贞,那么在一起便不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有着团结一心的意味,升华了诗歌的内涵。“色莹连城璧,形分照乘珠”两句运用比喻形容冰。“色莹连城璧”将冰的色泽比作价值连城的美玉,突出冰的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形分照乘珠”把冰的形状比喻成能照亮车子的宝珠,极言冰的形态之美,如同宝珠般独特且闪耀,使冰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提携今在此,抱素节宁渝”两句直抒胸臆。“提携今在此”表达出诗人此刻拥有着如冰般纯洁的品质,仿佛是将冰捧在手中。“抱素节宁渝”则坚定地表明,要坚守这纯洁的节操,绝不改变,展现出诗人对自身品德修养的坚守与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下一篇:唐·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