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北乘流去":你前往郡北,顺着水流乘船而去,
# 郡北:一作此郡。
"花间竟日行":在花丛间悠然地整日航行。
"海鱼朝满市":清晨江阴集市上海鱼满摊,
"江鸟夜喧城":夜里江鸟的啼鸣喧闹满城。
"止酒非关病":你辞让美酒并非因身体有病,
# 止:一作让。
"援琴不在声":拿起琴弹奏并不在于琴音本身。
"应缘五斗米":想来是为了那微薄的俸禄,
"数日滞渊明":才让你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暂且滞留官场数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诗。诗中描写了展现江城之美,传达对友人的真挚祝福,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调侃友人又表相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及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整体传达出依依惜别之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此句为实写,描绘王汶乘船从郡北顺流而下,在花丛间整日航行的情景,勾勒出其赴任途中的行程画面。“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则是虚写,想象江阴之地清晨满市海鱼、夜晚江鸟喧闹的景象,通过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意境,既展现眼前之景,又传达出对江阴风土人情的想象。用典:“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运用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东晋时期,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粗俗而傲慢,按规矩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不愿为了这微薄的俸禄(当时县令俸禄为五斗米),向这样的小人弯腰行礼,于是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后解下官印,辞官归隐。这里将王汶比作陶渊明,暗示他可能因生计等原因(五斗米)而暂时滞留官场任职,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理解与感慨,使诗歌表意更含蓄、丰富。
3. 分段赏析
首联与颔联:“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首联“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实写友人王汶从郡北顺流而下前往江阴,一路繁花相伴。诗人通过对友人行程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颔联“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则是虚写,诗人想象友人到达江阴后,清晨集市上海鱼满盈,夜晚江鸟在城中喧闹的繁华景象。这两联虚实结合,生动地勾描出江阴这座江城的美丽,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也流露出对江阴风土人情的向往。在写作手法上,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画面,白描手法使得景物形象鲜明,如在眼前。颈联与尾联:“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颈联“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暗示友人王汶的高雅志趣。友人辞让酒并非因为生病,援琴也并非为了听琴音,而是别有深意,体现出其超脱世俗的情怀。尾联“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借用晋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陶渊明为唐人所追慕,他弃官归隐,以松菊为伴。诗人在此调侃友人,说他赴任江阴主簿大概也是迫于生计,如同陶渊明暂时为了五斗米而为官一样。这一联借典引发深意,表面是调侃,实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互了解之深,情谊之厚。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官场、向往自由的清高旷逸之思,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上一篇:唐·岑参《感遇》
下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