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不可涉":秋天的江水难以渡过,
"美人安得从":我的心上人又怎么能跟随我一起呢。
"眷彼芙蓉花":我眷恋那芙蓉花,
"盈盈秋水中":它亭亭玉立地生长在秋水中。
"非无舟与楫":并不是没有船和桨,
"所畏蛟与龙":只是害怕水中蛟龙作祟。
"临流不能采":来到江边却不能采摘,
"零落委芳丛":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零落凋谢在花丛中。
元末明初文学家
陈基(1314~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字敬初,号夷白子,临海(今属浙江)人。早年受业于黄溍,曾任经筵检讨等职。后为张士诚幕僚,明初征聘入朝,参与修《元史》,书成,赐金而还。陈基为人谦和谨慎,与士大夫交游唱和,出入古今,名重当时。黄溍、虞集、揭溪斯等以师友待之。其追求雅正有则的创作风貌,倡导和平、忠厚之音。其诗文质朴平易与奇巧瑰丽、清雅雍容与沉郁厚重并存。著有《夷白斋稿》。
1. 分段赏析
“秋水不可涉,美人安得从”以秋水起兴,通过“不可涉”这一描述,营造出一种阻隔、难以跨越的意境。“美人安得从”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美人无法相伴的无奈与惆怅。“安得”一词加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眷彼芙蓉花,盈盈秋水中”将视角转向秋水中的芙蓉花,“眷彼”体现出诗人对芙蓉花的眷恋之情。“盈盈”一词描绘出芙蓉花的亭亭玉立,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芙蓉花所代表的女子的美好形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眷恋之情。“非无舟与楫,所畏蛟与龙”中,诗人表示并非没有渡河的工具,而是害怕蛟龙。这里的“蛟与龙”象征着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所畏”一词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顾虑和担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追求过程中的无奈和挣扎。“临流不能采,零落委芳丛”中,诗人来到江边却无法采摘芙蓉花,只能看着它零落凋谢在花丛中。“临流不能采”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惋惜,“零落委芳丛”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使全诗的哀怨氛围达到高潮。这两句诗通过对芙蓉花凋谢的描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