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行仙子羊权家":像地行仙子羊权那样的家中,
"曾降山中萼绿华":曾经有山中的仙女萼绿华降临。
"三十六桥明月夜":三十六座桥的明月之夜,
"姑苏城内有琼花":姑苏城内盛开着琼花。
# 姑苏城内有琼花:旧注:官妓名璚花宴者,新自维扬来苏州。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地行仙子羊权家,曾降山中萼绿华”,运用道教神话典故,“地行仙子”指长生不老的仙人,“羊权”是传说中得道成仙的凡人,“地行仙子羊权”典故,出自《真诰·运象篇》,记载了东晋时期羊权(字道舆)的修道故事。据传羊权得到仙女萼绿华的指点,修炼得道,成为“地行仙"(指能在人间自由活动的仙人)。这个典故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思想。“萼绿华”典故,萼绿华是道教中的著名仙女,又称“萼绿仙女”。据《真诰》记载,她是九嶷山中的得道女仙,曾降临人间,赠诗给羊权,并传授他修道之法。这个典故象征着仙凡相通、神仙点化凡人的道教理念。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暗示苏州(姑苏)是仙人曾降临的仙境之地。“三十六桥明月夜,姑苏城内有琼花”,描绘苏州的著名景观。“三十六桥”是苏州水乡的特色景致,“明月夜”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琼花”是苏州特有的名贵花卉,象征着美好与高贵。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苏州城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苏州的赞美之情。
下一篇:元·王哲《苏幕遮·白告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