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传楚俗":越地的人传续楚地的习俗,
"截竹竞萦丝":截断竹子竞相缠绕丝线。
"水底深休也":在水底深处也停止了,
"日中远贺之":在中午的时候远远地庆贺这件事。
# 远:一作还。
"章施文胜质":花纹的施加使得文采胜过质地,
"列匹美于姬":排列的丝线比姬姓的美女还要美丽。
"锦绣侔新段":锦绣等同于新的丝织品,
# 新段:新截的竹筒。,侔:等同。
"羔羊寝旧诗":羔羊的典故让旧诗不再受关注。
# 寝:废弃。
"但夸端午节":只是夸赞端午节,
"谁荐屈原祠":谁来向屈原祠祭祀进荐呢。
"把酒时伸奠":手持酒杯时时进行祭奠,
"汨罗空远而":汨罗江遥远空荡啊。
# 汨罗:江名,流经今湖南汨罗县境。
1. 分段赏析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点明了地点和习俗,“传”字体现了文化的传承,“竞”字则生动地描绘出人们积极参与、互相竞争的热闹场面,为全诗营造了欢快的氛围,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端午节习俗的进一步描写。“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这两句描写较为奇特,“水底深休也”暗示着某种与水相关的活动在深处停止,“日中远贺之”则表现出在中午进行远距离的庆贺,具体含义虽不太明确,但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节日氛围。“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通过“章施”“列匹”等描写,展现了丝线的美丽和精致,将丝线的文采与质地进行对比,又将其与姬姓美女作比,突出了节日的华丽和美好,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这两句诗中“锦绣侔新段”进一步强调了丝织品的精美,“羔羊寝旧诗”则引用“羔羊”典故,“羔羊”典故出自《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一诗用“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羔羊之缝,素丝五总”等诗句,描述了大夫们穿着用羔羊皮制作的朝服,上面装饰着白色的丝带,生动地展现了官员们服饰的华美。从诗的主旨来看,传统观点认为此诗是赞美在位者的品德洁白、行为节俭,也有观点认为是讽刺官员尸位素餐。在《五丝》这首诗里,诗人引用“羔羊”典故,是借羔羊皮制作朝服所代表的那种传统、美好的形象,与当下人们只热衷于庆祝端午节的热闹,却忽略了对屈原的纪念这一现象形成对比,暗示当下人们在文化传承和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就如同原本代表美好品德和传统的“羔羊”意象被搁置,旧有的重视文化内涵和精神传承的“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在大家都夸赞端午节的时候,诗人却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忽略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重要意义,体现出诗人对屈原的敬重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描绘了诗人手持酒杯进行祭奠的场景,“汨罗空远而”则表达出汨罗江的遥远和空荡,暗示着屈原的孤独和人们对他的遗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上一篇:唐·方干《咏花》
下一篇:唐·白居易《重寻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