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冷松边路":积雪覆盖的松树林旁,小路透出丝丝冷意,
"月寒湖上村":月光洒落的湖畔村落,笼罩着清寒的氛围,
"缥缈梨花入梦云":朦胧的梨花似在梦境中轻盈飘向云端。
"巡":缓缓踱步,巡视四周。
"小檐芳树春":屋檐下的花木已萌发春意,预示季节的悄然转换。
"江梅信":江边的梅花绽放,如同传递春的信使。
"翠禽啼向人":翠绿的鸟儿啼叫着飞向行人,仿佛在欢快地报春。
元代画家,“元末四大画家”之一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浙江嘉兴魏塘镇人。年轻时曾学习理学,终其一生闭门隐居,除精研儒家经典外,还旁通佛家、道家学说。常往来于嘉兴、杭州一带,以卖卜为生。其诗、书、画皆精,时人号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末四大画家”。他的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题材多描写渔夫和隐逸生活,用以寄托他隐遁避世的思想情趣。其作品笔法严谨,水墨浑厚,气势雄伟。存世作品有《双桧平远图》《渔父图》等。
1. 分段赏析
开篇“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三句,以“雪冷”“月寒”渲染冷寂氛围,“松边路”“湖上村”勾勒出隐者居所的僻远,而“缥缈梨花入梦云”则虚实相生——梨花未绽却于梦中幻化为云,既暗示冬春交替的时空交错,又以梨花隐喻高洁品性,与诗人“梅竹双清”的审美追求相契。“巡,小檐芳树春”中,一个“巡”字独立成句,以徘徊巡视的动态打破前文的静谧,引出檐角芳树萌动的春意,冷寂与生机的对比暗含诗人从孤寂到希望的心境转变。结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尤见巧思:“江梅信”既指梅花报春,又双关坚守高洁的“信诺”,“翠禽啼向人”以拟人手法赋予禽鸟灵性,仿佛主动报春,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全曲炼字精准,“冷”“寒”“巡”“信”“啼”等字各具其妙;时空交织,前写冬日夜景之实,后绘春日生机之虚;托物言志,松、梅、翠禽等意象均为诗人品格的外化,尽显“诗画一体”的文人特质,在冷寂到生机的意境升华中,寄寓了对隐逸高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