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江妃泽畔逢":在水泽之畔邂逅如同江妃般的水仙。
"何年谪降蕊珠宫":不知它是何年从蕊珠宫贬谪到人间。
"轻绡翦袂罗裁袜":水仙的花瓣好似轻绡裁剪的衣袖,根茎如丝罗织成的鞋袜,
"秋水为神玉作容":以秋水般的明净为神韵,以美玉般的温润为姿容。
"清浅处":它生长在清浅的水边,
"月明中":沐浴在明月的光辉中。
"凌波微步欲飘空":摇曳的姿态如同踏浪而行,轻盈得仿佛要飘向空中。
"三生已断身前梦":它已斩断三生三世前的尘梦,
"一味全真林下":一心保全本真,自有竹林名士般的高洁风度。
元代诗人
沈禧(约公元一三五四年前后在世),字廷锡,元湖州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工词善曲,有竹窗词一卷,(今存强村丛书中)散曲八套;亦单行,名曰竹窗乐府。
1. 分段赏析
“邂逅江妃泽畔逢。何年谪降蕊珠宫”两句以神话视角切入,将水仙比作在水泽之畔偶遇的“江妃”,以“谪降蕊珠宫”设疑,赋予水仙超凡出身,开篇即营造出缥缈神秘的意境,暗喻其非世俗凡品的特质。“轻绡翦袂罗裁袜,秋水为神玉作容”两句工笔刻画水仙形态。“轻绡翦袂”状其花瓣如轻薄绡纱裁成的衣袖,“罗裁袜”拟其根茎若丝罗织就的鞋袜,以衣物剪裁作比,生动展现水仙的轻盈柔美;“秋水为神”取秋水明净喻其神韵,“玉作容”以美玉比其姿容,从神态到容貌层层递进,凸显水仙的清灵高洁,笔调细腻雅致。“清浅处,月明中”两句简笔勾勒环境。“清浅处”点出水仙生长于澄明浅滩,暗合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月明中”以月光笼罩的清冷背景烘托,二者叠加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氛围,与水仙的超凡气质相契,以环境之净衬物象之洁。“凌波微步欲飘空”一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典故,状写水仙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踏浪而行、轻盈欲飞。“欲飘空”三字以动态打破静态描写,既呼应前句“清浅”“月明”的清幽意境,又赋予水仙以灵动感,似仙人乘虚而行,进一步强化其飘逸出尘的形象。“三生已断身前梦,一味全真林下风”两句直抒胸臆。“三生已断”谓超脱前世尘缘,“身前梦”指代世俗名利之念,以“断”字表明决绝之心;“全真”取道家“保全本真”之意,“林下风”喻指高洁隐逸的品格。两句借水仙自况,表达摒弃俗念、坚守本真的人生态度,卒章显志,将物象之美升华为精神境界的追求,含蓄而有力地收束全词。
上一篇:元·王冕《初夏闲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