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芳草色":芳草青青,无边无垠,棵棵纤草,
"含露对青春":张着片片凝露的翠叶,摇曳在这温暖的春天。
# 青春:指春天。
"已赖阳和长":已经依赖着春天温暖的气息生长,
# 阳和:春天的暖气。
"仍惭润泽频":但仍然羞于展现自己的湿润。
"日临残未滴":太阳已经升起,露水还未滴落,
"风度欲成津":微风轻拂,它们就会结成小水珠。
"蕙叶垂偏重":花穗和草叶因挂着露珠而变重下垂,
"兰丛洗转新":兰花丛则被雨露清洗得更加清新。
"将行愁裛径":准备走在小路上采摘,
# 裛径:古同“浥”,沾湿。
"欲采畏濡身":又担心弄湿身上的衣物。
"独爱池塘畔":唯独喜爱那池畔的风景,
"清华远袭人":清幽的香气远远袭来。
# 清华:指清新之气。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描绘了春草上露珠晶莹剔透的形态,展现春晨清新生机。借凝露写草之生机,表达对自然清美之景的喜爱,亦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怀,意境清隽,韵味悠长。
2. 分段赏析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描绘出春日里芳草萋萋、绿意盎然,草叶上凝结着露珠,仿佛在与青春时光相互映衬,展现出清新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诗人借春草之口,说自己依赖着温暖的阳光生长,却又对频繁得到润泽感到惭愧,赋予了春草人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敬畏。“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写太阳照耀下,露珠到了将近干涸还未滴下,微风拂过,仿佛要将露珠吹成小水滴汇聚成的津液,细腻地表现出露珠在阳光和微风中的状态。“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通过描写蕙草叶子因露珠的重量而低垂,兰草花丛被露水冲洗后显得格外清新,以具体的植物形象,进一步展现了凝露给植物带来的独特美感,画面生动,富有层次感。“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诗人想要前行,却担心路上的露水打湿衣服,想要采摘春草又怕沾湿身体,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诗人对春草凝露的爱惜之情。“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直接点明诗人唯独喜爱池塘边的春草凝露,因为那里的清幽华美之气能远远地袭人,让人心旷神怡,表达出诗人对这一美好景象的独特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由衷欣赏。
上一篇:唐·白居易《秋江晚泊》
下一篇:唐·李白《别内赴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