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cǎo
níng

朝代:唐作者:张友正浏览量:1
cāng
cāng
fāng
cǎo
hán
duì
qīng
chūn
lài
yáng
zhǎng
réng
cán
rùn
pín
lín
cán
wèi
fēng
chéng
jīn
huì
chuí
piān
zhòng
lán
cóng
zhuǎn
xīn
jiāng
xíng
chóu
jìng
cǎi
wèi
shēn
ài
chí
táng
pàn
qīng
huá
yuǎn
rén

译文

芳草青青,无边无垠,棵棵纤草,张着片片凝露的翠叶,摇曳在这温暖的春天。已经依赖着春天温暖的气息生长,但仍然羞于展现自己的湿润。太阳已经升起,露水还未滴落,微风轻拂,它们就会结成小水珠。花穗和草叶因挂着露珠而变重下垂,兰花丛则被雨露清洗得更加清新。准备走在小路上采摘,又担心弄湿身上的衣物。唯独喜爱那池畔的风景,清幽的香气远远袭来。

逐句剖析

"苍苍芳草色":芳草青青,无边无垠,棵棵纤草,

"含露对青春":张着片片凝露的翠叶,摇曳在这温暖的春天。

# 青春:指春天。

"已赖阳和长":已经依赖着春天温暖的气息生长,

# 阳和:春天的暖气。

"仍惭润泽频":但仍然羞于展现自己的湿润。

"日临残未滴":太阳已经升起,露水还未滴落,

"风度欲成津":微风轻拂,它们就会结成小水珠。

"蕙叶垂偏重":花穗和草叶因挂着露珠而变重下垂,

"兰丛洗转新":兰花丛则被雨露清洗得更加清新。

"将行愁裛径":准备走在小路上采摘,

# 裛径:古同“浥”,沾湿。

"欲采畏濡身":又担心弄湿身上的衣物。

"独爱池塘畔":唯独喜爱那池畔的风景,

"清华远袭人":清幽的香气远远袭来。

# 清华:指清新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草凝露》是唐代张友正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先描绘了春日芳草的广袤与翠绿,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以拟人化手法写出芳草对春天温暖气息的依赖。接着写太阳升起后露水尚未滴落,微风拂过露珠凝结成小水珠的景象。还通过花穗、草叶与兰花丛在露水中的不同表现,展现了雨露对植物的滋养。整首诗意境清新,通过对春天里芳草凝露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悦、赞美之情,以及对春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惭愧、敬畏与感激。语言简洁流畅,具有鲜明的形象力和意象力,通过对小细节的观察和表达,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描绘了春草上露珠晶莹剔透的形态,展现春晨清新生机。借凝露写草之生机,表达对自然清美之景的喜爱,亦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怀,意境清隽,韵味悠长。

2. 分段赏析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描绘出春日里芳草萋萋、绿意盎然,草叶上凝结着露珠,仿佛在与青春时光相互映衬,展现出清新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诗人借春草之口,说自己依赖着温暖的阳光生长,却又对频繁得到润泽感到惭愧,赋予了春草人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敬畏。“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写太阳照耀下,露珠到了将近干涸还未滴下,微风拂过,仿佛要将露珠吹成小水滴汇聚成的津液,细腻地表现出露珠在阳光和微风中的状态。“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通过描写蕙草叶子因露珠的重量而低垂,兰草花丛被露水冲洗后显得格外清新,以具体的植物形象,进一步展现了凝露给植物带来的独特美感,画面生动,富有层次感。“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诗人想要前行,却担心路上的露水打湿衣服,想要采摘春草又怕沾湿身体,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诗人对春草凝露的爱惜之情。“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直接点明诗人唯独喜爱池塘边的春草凝露,因为那里的清幽华美之气能远远地袭人,让人心旷神怡,表达出诗人对这一美好景象的独特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由衷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秋江晚泊》

下一篇:唐·李白《别内赴征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