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箫韶人不奏":堂上的箫韶之乐不再有人演奏,
"凤凰何处飞鸣":凤凰到哪里去飞翔鸣叫呢。
"黄尘扰扰马纵横":黄尘漫天,车马纷乱纵横。
"谁能知乐毅":谁能明白乐毅的心思,
"志不在齐城":他的志向并不在攻取齐国的城池。
"后辈谩搜前辈错":后辈们随意搜寻前辈的过错,
"到头义重功轻":说到底还是道义比功名更重要。
"海隅四面尽苍生":海边的四面八方都是普通的百姓。
"东风吹绿草":东风吹绿了草地,
"布谷劝春耕":布谷鸟鸣叫着劝人春耕。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谥文贞,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被举荐入忽必烈(世祖)王府。刘秉忠建议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世祖至元元年,奉命还俗,复姓刘氏,赐名秉忠。刘秉忠与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并称为“紫金山五杰”。其兼擅诗文词曲,潇散闲澹,与其为人相类。主要作品有《西州客中》《过玲珑山》。著有《藏春集》六卷。
1. 分段赏析
上阕“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写堂上不再奏响庄严的箫韶之乐,曾经相伴的凤凰也不知飞往何处鸣叫。箫韶本是盛世之音,凤凰象征祥瑞,如今乐停凤去,暗喻世道不再清明,流露对时局失序的感慨。“黄尘扰扰马纵横”,描绘出黄尘漫天、车马纷乱的景象,直观展现世事的喧嚣与混乱,让人感受到世间的动荡不安。“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借用乐毅的典故,乐毅破齐却不贪功,诗人以此表明真正有识之士的志向并非在于攻取城池等功名,而是有更深远的追求,寄寓自身对理想与价值的看法。下阕“后辈漫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说后辈随意搜寻前辈的过错加以议论,然而终究是道义比功名更为重要。体现出诗人对世俗只重功利、不重道义的反思,强调道义的价值高于一时的功绩。“海隅四面尽苍生”,写四海之内都是百姓,点明民生的重要性,流露诗人对天下百姓的关怀。“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描绘东风吹拂使草木返绿,布谷鸟鸣叫着劝人春耕的景象,以春日生机盎然的画面,寄托对百姓能安于农耕、生活安定的期望,将对民生的关怀融入自然景象之中。
上一篇:元·尹志平《虞美人 劝世》
下一篇:元·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