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朝代:明作者:钱福浏览量:2
míng
míng
míng
duō
shēng
dài
míng
wàn
shì
chéng
cuō
tuó
shì
rén
ruò
bèi
míng
lèi
chūn
qiū
lái
lǎo
jiāng
zhì
zhāo
kàn
shuǐ
dōng
liú
kàn
西
zhuì
bǎi
nián
míng
néng
qǐng
jūn
tīng
míng
míng
duō

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取我的《明日歌》。明天何等的多!

逐句剖析

"明日复明日":明天又一个明天,

# 复:又。

"明日何其多":明天何等的多。

# 何其:多么。

"我生待明日":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

# 待:等待。

"万事成蹉跎":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 蹉跎:光阴虚度,一事无成。

"世人若被明日累":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

# 累:带累,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若:一作苦。

"春去秋来老将至":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朝看水东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

"暮看日西坠":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

"百年明日能几何":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

"请君听我明日歌":请诸位听取我的《明日歌》。

# 请君:请诸位。

"明日何其多":明天何等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明日歌》为明代文人钱福所著,以朗朗上口的韵律,传递着惜时奋进的人生真谛。诗中谆谆告诫世人,应及早立定志向,把握当下时光,莫将今日事推至明日。人生如白驹过隙,青春岁月一旦流逝便难以复返,恰似清晨逝去便不再重来。此诗以质朴文字阐明深刻哲理,行文自然流畅,意蕴深远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明日歌》为明代文人钱福所创作。有观点称此诗乃续文嘉《今日歌》而作,实则细究二者生卒年便可知,钱福生卒年为1461-1504年,文嘉生卒年为1501-1583年,显然是文嘉续钱福的《明日歌》而作《今日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劝诫诗。诗人钱福以自身感悟为引,通过直白如话的笔触,描绘出世人惯以“明日”为借口拖延事务、虚度光阴的普遍现象,显示出时间一去不返的珍贵本质。全诗以循环往复的“明日”为线索,营造出紧迫而恳切的劝诫氛围,表达了对世人珍惜当下、莫负韶华的殷切期许。行文自然流畅,说理深入浅出,令人警醒。

2. 分段赏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诗歌开篇便以直白如口语的叠句,构建出循环往复的时间意象。两个“明日”相连,好似永无尽头的钟摆,精准描摹出世人将事务不断推延的心理惯性,那泛滥成灾的“明日”,正是人们纵容懒惰、逃避现实的遮羞布。​“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此句笔锋一转,道出拖延的恶果。“待明日”三字,刻画出人们侥幸等待的心态,而“万事成蹉跎”如一声警钟,将虚度光阴后一事无成的结局血淋淋地呈现。短短十字,把时间流逝与功业荒废的因果关系展露无遗。​“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诗人将视角从个体推及众生,“若被明日累”点明拖延对人的戕害,“春去秋来”以四季更迭喻指时光流转,“老将至”则让读者直面岁月不待人的残酷现实,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此句以极具画面感的自然景象,具象化时间流逝。清晨看江水滔滔东去,傍晚见夕阳缓缓西沉,一“朝”一“暮”,一“东”一“西”,勾勒出时光昼夜不停、不可逆转的动态轨迹,无声诉说着光阴易逝。​“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结尾以诘问收束全篇,“百年明日能几何”如重锤叩击心灵,引发读者对有限人生与无限拖延的深刻反思。“请君听我明日歌”既是邀人聆听劝诫,更饱含诗人对世人珍惜当下的殷切期盼,余韵悠长,令人警醒。​全诗无生僻典故,无华丽辞藻,却凭借质朴语言与精妙构思,将珍惜时间、拒绝拖延的道理讲得透彻深刻。诗人以时间为轴,层层递进,从拖延之态、拖延之果,到时光流逝之景,最终发出劝诫,每一句都直击人心,以振聋发聩之力,唤醒世人珍惜当下的觉悟。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明白晓畅,构思精妙,将珍惜时间、拒绝拖延的道理讲得透彻深刻,以振聋发聩之力唤醒世人,珍惜当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

清钱泳《履园丛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下一篇:明·魏学洢《核舟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