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i
nián

朝代:明作者:文征明浏览量:3
qiú
jiàn
miàn
wéi
tōng
míng
zhāo
lái
mǎn
suí
rén
tóu
shù
zhǐ
shì
qíng
xián
jiǎn
xián

译文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早上我的屋中就堆满了各种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嫌弃简陋的礼物,却不嫌弃虚伪的礼节。

逐句剖析

"不求见面惟通谒":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

# 通谒:递上名片。谒:名帖。

"名刺朝来满敝庐":因此早上我的屋中就堆满了各种拜贴。

# 敝: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满:堆满。,朝:早上。

"我亦随人投数纸":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

# 亦:也。

"世情嫌简不嫌虚":世人嫌弃简陋的礼物,却不嫌弃虚伪的礼节。

# 虚:空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拜年》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明人们倾向于用名刺传递新年问候,而非亲身相见,次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清晨家中便堆满名帖的场景。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也顺应潮流投送名刺,进而发出“世情嫌简不嫌虚”的感慨。人们在意形式上的周全,却忽视了真诚情感的表达,批判了世情只重虚浮表象、不重真情实意的弊病。整首诗语言简洁却蕴含深意,读来令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不求见面惟通谒”,开门见山地指出当时拜年的风气,人们不再追求面对面的拜年,而是仅仅通过送名刺来表示问候。“名刺朝来满敝庐”,进一步描述诗人在新年早晨家中堆满名刺的情景,一个“满”字,形象地突出了这种拜年方式的普遍和盛行,为后文诗人的感慨做铺垫。后两句:“我亦随人投数纸”,表明诗人自己也跟随众人的做法,投送了几张名刺,体现出诗人在这种风气下的无奈。“世情嫌简不嫌虚”,则是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直接批判,揭示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虚浮,人们只看重形式,不重视真诚,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世情的不满与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下一篇:明·高启《寻胡隐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