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咸阳建":汉朝的都城在咸阳建立起来,
"山河百二开":凭借着险要的山河形势开创基业。
"甘泉芝草出":甘泉宫里出现了吉祥的芝草,
"天马大宛来":大宛国进献来了珍贵的天马。
"宣室宵衣问":皇帝在宣室殿里因勤于政事深夜还在询问国事,
"长杨献赋回":有人从长杨宫献赋归来。
"宁知天禄阁":谁能知道在天禄阁中,
# 阁:一作閤。
"不用子云才":却不重用像扬雄这样有才华的人呢。
明代文学家,“江南四才子”之一
祝允明(1461~1527),明代文学家。字希哲,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历官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祝允明的诗文纵横开阖,茹含古今。其诗直抒胸臆,挥洒淋漓,诗风自然。其散文和笔记小说,笔调轻俊流畅,爱写怪诞之事。其尤工书法,以小楷、狂草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有《怀星堂集》及笔记杂著《祝子罪知录》《祝子小言》《猥谈》等。今人有校点本《祝允明集》。
1. 分段赏析
“汉室咸阳建,山河百二开”两句点明汉室建立的地点与根基。“汉室咸阳建”直接陈述汉朝在咸阳建立都城,简洁交代历史背景;“山河百二开”中,“百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凭借山河险固,二万人足以抵挡百万人,生动展现出汉朝建立之初依托山河之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汉室的稳固与发展奠定基础,凸显出汉室江山开创时的宏大气势。“甘泉芝草出,天马大宛来”描绘汉室的祥瑞与盛事。“甘泉芝草出”,“甘泉”指甘泉宫,“芝草”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物,此句意为甘泉宫出现芝草,以祥瑞现象暗示汉室的昌盛与上天庇佑;“天马大宛来”,讲述大宛进献天马,“天马”象征着远方对汉室的臣服与尊崇,展现出汉朝国力强盛,影响力远达西域,四方来朝,通过祥瑞与贡物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汉室的繁荣昌盛。“宣室宵衣问,长杨献赋回”刻画了君臣互动的场景。“宣室宵衣问”,“宣室”是汉代未央宫前殿正室,“宵衣”指帝王勤于政事,此句描绘皇帝在宣室中因国事操劳,深夜仍在询问政务,体现出皇帝对国事的重视与勤勉;“长杨献赋回”,“长杨”即长杨宫,司马相如曾在此作《长杨赋》,此句借司马相如献赋之事,表现文人以赋颂圣、渴望得到赏识的情景,也暗示汉朝文化昌盛,君臣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与政治互动。“宁知天禄阁,不用子云才”以反问收束,抒发感慨。“天禄阁”是汉代藏书阁,扬雄(子云)曾在此校书,“宁知”意为谁能知道,此句意为谁能想到在天禄阁这样的文化重地,却不能充分发挥扬雄的才华,表面写扬雄怀才不遇,实则借古讽今,以汉代的故事隐喻明朝当时的人才困境,表达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愤懑与感慨,委婉地批判当时的用人制度,使诗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增添了深沉的意蕴。
上一篇:明·张弼《花鸟图二首(其一)》
下一篇:明·成侃《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