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huái
怀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liàn
jīn
dān
zuò
chán
lái
chī
fàn
juàn
lái
mián
shēng
huà
jiān
shī
zōng
huā
biān
liǔ
biān
jìng
xíng
hái
chūn
gòng
lǎo
dēng
qián
yuè
tóng
yuán
wàn
chǎng
kuài
qiān
chǎng
zuì
shì
shàng
xián
rén
shàng
xiān

译文

我既不炼制金丹追求长生,也不参禅修行悟道,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我的生活依靠画笔和诗笔来维持,常流连于繁花翠柳之间。常流连于繁花翠柳之间。镜子里自己的身体随着春天一起老去,灯光前与妻子相伴,就如同天上的明月一样团圆。生活中能尽情享受无数场的快乐,时常沉醉其中,我这样的世间闲人,就如同地上的神仙一般自在。

逐句剖析

"不炼金丹不坐禅":我既不炼制金丹追求长生,也不参禅修行悟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

"生涯画笔兼诗笔":我的生活依靠画笔和诗笔来维持,常流连于繁花翠柳之间。

"踪迹花边与柳边":常流连于繁花翠柳之间。

"镜里形骸春共老":镜子里自己的身体随着春天一起老去,

# 形骸:这里指个人形象。

"灯前夫妇月同圆":灯光前与妻子相伴,就如同天上的明月一样团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生活中能尽情享受无数场的快乐,时常沉醉其中,

"世上闲人地上仙":我这样的世间闲人,就如同地上的神仙一般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怀》是明代才子唐寅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开篇表明诗人既不修炼金丹也不坐禅修行,只遵循最质朴的生活方式,饿了就吃饭,困了便睡觉。接着描述其生涯以画笔与诗笔为伴,踪迹常留于花边柳畔,尽显闲适。“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则描绘出岁月流逝与家庭圆满的情景。全诗以洒脱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随性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平淡日常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唐寅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感悟娓娓道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人生哲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与思想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富含哲理题材的诗。诗中以唐寅“不炼金丹不坐禅”之语开篇,阐述了上乘丹道与禅法无为自然的理念,描绘了在诗画、花丛间逍遥自乐,达到仙佛合一禅境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淡然怡然即禅意的哲学思考。

2. 分段赏析

首联“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诗人开篇表明自己既不追求道家炼丹以求长生,也不遵循佛家坐禅修行,而是顺应本能,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此句体现出一种摒弃繁杂、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当时追求虚幻方术和拘泥修行形式风气的不屑。颔联“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从生活方式转到对自身生活内容的描述,诗人以画笔和诗笔为生涯寄托,常流连于繁花翠柳之间。这既点明了他的文人身份和生活情趣,也描绘出他在艺术创作和自然美景中找寻乐趣,远离世俗喧嚣的状态,暗示其内心的宁静与对精神世界富足的追求。颈联“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前半句写诗人看到镜中自己的身体随着时光流逝,如同春天过去一样渐渐衰老,有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后半句描绘出在灯光下,与妻子相伴,如同天上月圆一般团圆的温馨画面,体现出他对家庭生活的珍惜和满足,在感慨人生的同时,也有温暖的情感慰藉。尾联“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诗人直抒胸臆,认为自己能尽情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常沉醉其中,觉得自己作为世间的闲人,就如同地上的神仙一样自在逍遥。此句将诗人旷达超脱的心境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这种闲适生活的自得其乐,以及不被功名利禄束缚的豁达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谢榛《塞下二首其一》

下一篇:明·谢榛《塞下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