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藜拄杖寻诗处":我拄着青藜木做的竹杖去寻诗的灵感,
"多在平桥绿树中":这些地方大多藏在横跨溪水的平桥边,或是山野间的旧寺庙里。
"红叶没鞋人不到":厚厚的黄叶落下来,连鞋子都被埋住了,这样的地方平时少有人来,
"野棠花落一溪风":豆藤编的篱笆旁,鲜花正绽放,那鲜艳的红呀,把溪水都浸染得透亮红润。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分段赏析
“青藜拄杖寻诗处,多在平桥绿树中”:点明画面主体是一位拄着青藜杖的寻诗之人,其活动地点多在平桥与绿树环绕之处。“青藜拄杖”给人一种古朴、悠然之感,暗示主人公的文人身份与闲适状态。“平桥绿树”描绘出环境的清幽宜人,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自然的基调,也展现出诗人对这种充满诗意的环境的喜爱。“红叶没鞋人不到,野棠花落一溪风”:进一步描绘画面细节,地上的红叶深厚,没过鞋子,且鲜有人至,突出环境的静谧。“野棠花落一溪风”,描绘野棠花在溪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的画面,动静结合,以落花的动态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致刻画,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对远离尘嚣、悠然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