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秋风渐起,
"白露垂":白露低垂。
"天涯客子夜索衣":漂泊天涯的游子深夜寻觅衣裳,
"箧中惟有江南苎":衣箱里唯有一件江南苎麻布衣,
"一片银丝万行泪":那一片银白色的苎丝,仿佛是千万行泪珠凝结而成。
"犹是前年暮春寄":这衣裳还是前年暮春时寄来的,
"寄时不为秋风寒":寄的时候并非为了防备秋风的寒冷,
"此夜却同秋月看":今夜却要伴着秋月一同相看。
1. 分段赏析
“秋风起,白露垂”两句是环境描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萧瑟的秋景,“秋风”“白露”两个典型意象叠加,既点明时节,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为游子的思乡愁绪埋下伏笔,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天涯客子夜索衣”一句是叙事。“天涯客子”直接点出游子漂泊的身份,“夜索衣”的动作细节,既因秋寒而起,又暗含客居他乡的孤苦无依,简洁的叙事中已见人物的凄凉处境,自然引出下文对衣物的描写。“箧中惟有江南苎,一片银丝万行泪”两句是细节刻画。“惟有”二字见出游子行囊的简单清寒,而“江南苎”不仅点明衣物的来源地,更借“江南”二字寄托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银丝”既写苎衣的质地色泽,又暗喻思念之愁如万缕银丝,“万行泪”则以夸张笔法直抒胸臆,将见衣思人的悲戚之情推向高潮,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犹是前年暮春寄”一句是回忆引入。“前年暮春”与当前秋夜形成时空对照,点明苎衣的由来已久,既暗示游子漂泊之岁月漫长,又为后文的情感递进做铺垫,在平淡叙事中暗藏时光流逝的怅惘。“寄时不为秋风寒,此夜却同秋月看”两句是时空对比。前句追溯寄衣时的初衷,本为应暮春之需,无关秋风之寒;后句写此刻对月视衣,秋寒与相思并至。“却”字转折有力,将物是人非的感慨、相思之情的深挚,以及因时光迁延而倍增的孤寂,尽融于“看”字之中,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上一篇:明·唐寅《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