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山中春":我爱山中的春天,
"苍崖鸟一声":翠绿的山崖上鸟儿鸣叫一声。
# 苍崖:因林木葱茂而显得苍翠的山崖。
"桃花源里住":我住在桃花源般的山坳里,
# 桃花源:简称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其地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理想境界为世外桃源。
"罕见问津人":却难见到问路的外乡人。
# 问津:问路。津为渡口。
"我爱山中夏":我爱山中的夏天,
"空冥花雨下":天空飘落缤纷花雨。
# 空冥:犹言空中。冥为暗昧深远意,用以形容天空。
"行吟屐齿肥":穿着木屐行走,齿痕深深,
# 行吟屐齿肥:谓穿着大登山鞋,吟着诗。
"树色丽四野":四周树色绚烂如锦绣铺满原野。
# 丽:光彩照耀,作动词。
"我爱山中秋":我爱山中的秋天,
"黄云稻正稠":金黄的稻田如云层般稠密。
# 黄云稻正稠:谓秋季稻熟,黄澄澄地稠密地一大片,有如金黄的云彩。
"铎声连振起":寺庙的铜铃声阵阵传来,
# 铎:铃。寺庙中以铃铎声召众出坡劳作。
"镰子刈禾头":镰刀挥舞,割下沉甸甸的稻穗。
# 刈:割。
"我爱山中冬":我爱山中的冬天,
"冰澌叠乱封":冰雪层层覆盖山头。
# 冰澌:即冰。澌本指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此句谓冬天山上到处都被冰雪叠覆封闭,主要是指冰雪覆盖山头。
"地炉无品字":地炉里没有劈好的木柴,
# 品字:指木柴。木柴劈开后往往将之架叠起来以备使用,其架叠之形极似品字,故称,并以之代指木柴。
"一榻冷千峰":一床冷被覆盖千座山峰。
明代诗人、灵隐晦山戒显禅师法嗣
元鹏(1617-1677),明末清初江西省建昌云居山真如寺僧。字九屏,号燕雷,又号掊翁,灵隐晦山戒显禅师法嗣。俗姓李,豫章剑邑(今江西丰城)人。出身仕族,世袭儒业。自幼父母双亡。年十九为诸生,有名于时。胞叔出家饶州青莲寺。年二十四往省,叔已圆寂。痛悼良深,遂礼青莲寺太空禅师出家。年三十二,于庐山礼九云禅师受戒,复至庐山五老峰下,参谒戒显禅师,相从有年,甚为投契。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61年)继戒显之位,任真如寺住持。维修重建,增置庄田,辑《云居山志》二十卷。清圣祖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兼主抚州芙蓉山苾蒭禅寺,复辑《芙蓉山志》。次年,戒显禅师圆寂于杭州佛日山,亲往迎丧,葬戒显全身塔于云居山。圆寂后,葬云居山龙珠峰,塔今尚存。有《三会语录》五卷,诗文若干卷。鹏公以儒入释,内外兼通,精于词翰,长于诗文。吟咏云居山诗尤多,大多清新可喜,颇有情趣。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明代元鹏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作品围绕云居山春、夏、秋、冬四季展开,通过选取各季节典型风物与事件,展现鹏公及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众的禅隐生活,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对山中四季美景的喜爱,传递出悠然闲适的隐逸情怀。
2. 分段赏析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两句点明诗人对山中春天的喜爱。“苍崖”描绘出春日山崖的苍翠与冷峻质感,奠定了静谧基调;“鸟一声”以动衬静,用清脆的鸟鸣打破沉寂,在听觉上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山林之中,凸显出山中春景清幽、静谧的特点。“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化用陶渊明“桃花源”的典故,将云居山比作世外桃源,暗示此地远离尘世喧嚣。“罕见问津人”进一步强化这种隐逸之感,表明诗人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自得。“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直抒对山中夏日的喜爱。“空冥”描绘出夏日天空高远、空寂的景象;“花雨下”则赋予夏日独特的浪漫色彩,想象花瓣如雨点般飘落,给炎热的夏日增添了一丝清凉与诗意,展现出山中夏日空灵、唯美的意境。“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描绘诗人夏日在山中漫步吟诗的情景。“屐齿肥”说明诗人在湿润松软的山路上行走,连木屐的齿痕都显得饱满,侧面体现出山中植被丰茂、土壤润泽;“树色丽四野”则从视觉角度出发,展现出夏日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将山野装点得绚丽多彩,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表达对山中秋季的喜爱。“黄云”运用比喻手法,将大片成熟的稻田比作金黄的云彩,形象地描绘出稻田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壮丽景象;“稻正稠”则突出稻谷长势旺盛,凸显出秋季田园的富饶与美好。“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两句描绘秋收场景。“铎声连振起”以听觉写秋收,远处传来阵阵的铎铃之声,增添了秋收的热闹氛围;“镰子刈禾头”则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农民收割稻谷的动作,展现出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使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直接抒发对山中冬季的喜爱。“冰澌叠乱封”生动地描绘出冬日里冰凌交错、层层覆盖的景象,一个“乱”字,写出了冰棱形态各异、杂乱无章的特点,凸显出冬日山林的冷峻与肃杀,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独特景致。“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进一步刻画山中冬日的清冷。“地炉无品字”暗示地炉中没有燃烧旺盛的火焰(品字形为传统烧火的理想状态),体现环境的寒冷;“一榻冷千峰”运用夸张手法,将个人卧榻的寒冷感受与千峰的冷峻融为一体,以小见大,突出冬日严寒,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在寒冷中坚守自我、安于孤寂的心境。
3. 作品点评
明代元鹏笔下有关云居山的诗作颇丰,其中数十首佳作收录于《云居山新志》。《山中四咏》作为组诗经典,以春、夏、秋、冬为脉络,撷取山中四季独特的自然景致与生活场景——春闻崖间鸟鸣、夏赏空蒙花雨、秋见稻浪金涌、冬观冰棱叠嶂,生动勾勒出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众的禅隐日常。诗人以凝练笔触、鲜活意象,将山林四季的清幽与禅意融入诗行,在质朴中见深邃,于简淡中显韵致,成为其云居山题材创作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