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独卧闲中病":独卧在寒风冷霜中,闲居无事却染上病痛,
"时节偏催壑口蛇":时光无情,仿佛催促着山谷中吐信的毒蛇。
"篱下落英秋半掬":篱笆下飘落的花瓣,秋意萧瑟,只能掬起一半,
"灯前新梦鬓双华":孤灯下恍然入梦,惊觉两鬓已斑白如霜。
"文章江左家家玉":江南文坛佳作辈出,如美玉般璀璨,家家户户皆有华章,
"烟月扬州树树花":扬州烟雨朦胧的月夜下,满城树树繁花如云似霞。
"会待此心销灭尽":只待此生执念与烦恼尽数消散,
"好持斋钵礼毗耶":愿手持佛钵,皈依佛门。
明代文学家,“江南四才子”之一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任大理寺左寺副,因失囚,被贬至国子监博士。徐祯卿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其早期诗学白居易、刘禹锡,诗风哀婉清丽;后期诗风为之一变,转为雄健。登第后,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论诗主情致,与清王士祯所倡神韵说有相通之处。著有《迪功集》,另著有诗评著作《谈艺录》《异林》《剪胜野闻》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开篇即描绘诗人在风霜之中独卧病榻的孤寂场景。“风霜”营造出清冷萧瑟的氛围,点明诗人处境之艰难,“独卧”与“闲中病”则凸显其无人相伴、抱病在身的凄凉状态。“时节偏催壑口蛇”,将时光流逝具象化,以蛇随季节活动的习性,暗喻岁月无情,匆匆流逝,仿佛在刻意催促着什么,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颔联“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此联继续深化时光流逝与人生迟暮之感。“篱下落英秋半掬”,描绘秋天篱笆下积攒半捧落花的景象,“落英”不仅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也暗含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灯前新梦鬓双华”,写诗人在灯下做梦醒来,发现两鬓已斑白,“灯前”点明时间是夜晚,夜晚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愁思,“新梦”与“鬓双华”的对比,将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并置,进一步强化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颈联“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两句笔锋陡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文章江左家家玉”,极言江左地区文风昌盛,文章佳作频出,如同家家藏玉,用“玉”比喻文章,既突出文章的珍贵华美,也流露出诗人对江左文化的赞美。“烟月扬州树树花”,描绘扬州在烟月笼罩下,树木繁花盛开的美景,“烟月”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意境,“树树花”则强调繁花似锦的热闹与绚烂,此联展现出世俗的繁华与美好,与前文的孤寂、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尾联“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的心志。“会待此心销灭尽”,“此心”指诗人内心的世俗杂念、欲望与烦恼,“销灭尽”体现出诗人想要彻底摆脱尘世羁绊的决心。“好持斋钵礼毗耶”,诗人表示等消除一切世俗之心后,便要手持斋钵去参拜毗耶,毗耶是佛教中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地,象征着佛道超脱之境,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超脱境界的向往,希望通过礼佛来获得心灵的解脱与安宁。
上一篇:明·贝琼《西湖竹枝》
下一篇:明·宋濂《为宜兴强如心题复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