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床书卷绕壶觞":笔架书卷环绕着酒具摆放,
"到此欣然百事忘":来到这池亭便欣然忘却世间万事。
"自笑频来非俗客":自嘲频频造访此地的并非俗客,
"只愁难却是清忙":只愁难以推却这清雅中的忙碌时光。
"池塘听雨烦心净":在池塘边静听雨声,烦乱的心绪得以净化澄净,
"轩槛迎风醉面凉":倚着轩槛迎纳晚风,醉酒的面庞顿感清爽微凉。
"绿树缭垣啼鸟寂":葱郁的绿树环绕着院墙,连啼鸟也敛声沉寂,
"更从何处觅江乡":这般景致又何必再去他处寻觅江南水乡。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1. 分段赏析
诗的首联“笔床书卷绕壶觞,到此欣然百事忘”,描绘了池亭边笔床书卷环绕着酒具的场景,诗人来到这里便欣然忘却百事,展现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状态,体现出环境对诗人心情的影响。颔联“自笑频来非俗客,只愁难却是清忙”,诗人自我调侃频繁前来此地,并非世俗之人,只是发愁难以推却这清闲中带有的忙碌,既凸显了自己的雅趣,也暗含对这种生活的复杂感受。颈联“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从听觉和触觉角度描写,听池塘雨声让烦心洗净,迎轩槛凉风使醉面生凉,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清幽凉爽的氛围,表现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尾联“绿树缭垣啼鸟寂,更从何处觅江乡”,写绿树环绕围墙,啼鸟寂静,诗人发出哪里还能寻觅到江乡的疑问,以静谧的景物收束,表达出对当下池亭环境的喜爱和满足,暗含对隐逸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夏日池亭景物和自身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忘却烦恼、享受清欢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借景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超脱的生活情趣。
上一篇:明·袁凯《杨员外》
下一篇:明·吴宽《园中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