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g

朝代:唐作者:张南容浏览量:2
jìng
jìng
dòng
rén
miào
nián
gōng
shī
shū
ruò
suì
qín
zhī
duān
chóu
ruò
chī
shuí
róng
shí
zuò
yōu
guī
lín
xiāng
shí
yāo
yāo
lín
jiā
bǎi
huā
zhuāng
shǒu
shì
yuè
shàng
yóu
xiào
rén
shuǐ
zhuó
qīng
xiān
tái
é
méi
qín
jìng
míng
wèi
zhào
wáng
mén
xià
chǒu
hàn
zhǎng
zhōng
qīng

译文

娴静的女子喜爱宁静,行为符合古人的准则。青春年少时擅长诗书,年纪尚幼时就勤于纺织。端庄地闲居,忧愁得像痴了一样,又有谁还去打理容貌神色。十五岁独自坐在深闺之中,连周围邻居都不认识。娇艳的邻家女子,用各种鲜花装饰自己的首饰。每日在淇水岸边游玩,嘲笑别人不出家门。黄河水本就浑浊,济水却清澈,仙台上的美女对着秦镜能看清容貌。与其照着镜子看像齐王门下丑女钟无艳那样,不如像汉帝掌上轻盈的赵飞燕。

逐句剖析

"静女乐于静":娴静的女子喜爱宁静,

"动合古人则":行为符合古人的准则。

"妙年工诗书":青春年少时擅长诗书,

"弱岁勤组织":年纪尚幼时就勤于纺织。

# 弱岁:意同妙年,即妙龄少女。

"端居愁若痴":端庄地闲居,忧愁得像痴了一样,

# 愁若痴:一作愁废礼;又作似愁痴。

"谁复理容色":又有谁还去打理容貌神色。

"十五坐幽闺":十五岁独自坐在深闺之中,

"四邻不相识":连周围邻居都不认识。

"夭夭邻家子":娇艳的邻家女子,

# 子:这里指女孩儿。,夭夭:少女容貌鲜亮的样子。

"百花装首饰":用各种鲜花装饰自己的首饰。

# 花:一作家。

"日月淇上游":每日在淇水岸边游玩,

# 日月:一天一月;每天每月。

"笑人不逾阈":嘲笑别人不出家门。

# 阈:门坎,界限。

"河水自浊济自清":黄河水本就浑浊,济水却清澈,

# 河水自浊济自清:黄河水本自混浊,济水本自清澈,诗文中“清济”常与“浊河”并举,用以喻忠正。

"仙台蛾眉秦镜明":仙台上的美女对着秦镜能看清容貌。

# 秦镜:亦作“秦鉴”,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亦用以称颂官吏清明,善于断狱。,蛾眉:同“娥眉”,形容美人细长而弯的眉毛,此指美人。,仙台:《初学记》卷十一引晋司马彪《续汉官志》:“尚书省在神仙门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台”。

"为照齐王门下丑":与其照着镜子看像齐王门下丑女钟无艳那样,

# 齐王门下丑:相传齐国民间才女钟无艳是一个阴阳脸的“丑女”,后作了齐宣王的皇后。

"何如汉帝掌中轻":不如像汉帝掌上轻盈的赵飞燕。

# 汉帝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能歌善舞,体态纤美,轻盈如燕,相传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称“飞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静女歌》是中唐诗人张南容创作的诗作。此诗描绘了一位娴静、勤劳且专注于自身修养的女子形象,与邻家艳丽、热衷游乐的女子形成鲜明对比。前八句刻画静女,她喜静合古则,妙年工诗书、勤纺织,端居幽闺,不理容色。后八句描绘邻家女以花饰首、淇上嬉游并笑静女,强调内在美比单纯外在美更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与“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踰阈。”前八句塑造了静女喜爱宁静、才学勤劳、端庄内敛的形象;后四句刻画邻家女子注重外表、喜好游玩且嘲笑静女的形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不同价值。

2. 分段赏析

前八句:刻画静女形象。“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表明静女性格与行为准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突出其才学与勤劳;“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描绘其端庄内敛,不注重外表,少与外界接触。中间四句:描述邻家女子。“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展现其注重外表装扮;“日月淇上游,笑人不踰阈”写其常外出游玩并嘲笑静女不出门,与静女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句:通过比喻和用典深化主题。以“河水”“济水”比喻两类女子品性,借“齐王门下丑”“汉帝掌中轻”典故,表明内在美比单纯外在美更具价值,进一步强调对静女品德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采春《啰唝曲六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