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未肯逐樵渔":壮志未酬,不愿去做樵夫或渔人,
"秦运咸思备扫除":希望在时运好转时,能够有机会扫除社会的弊政;
"剑贵百金方折阅":宝剑价值百金却也会折价,
"玉遭三黜忽沽诸":美玉多次被黜退忽然又被买走。
"红绫敢望明年饼":怎敢奢望明年能品尝红绫饼,
"黄绢深惭此日书":对今天的处境感到愧疚,深感自己的现状与过去的理想相去甚远;
"三策举扬非古赋":我擅长的策论并非古赋,
"上天何以得吹嘘":上天凭借什么来眷顾我呢?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壮心未肯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壮心未肯逐樵渔”表达诗人虽然科举失利,但壮志未酬,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愿意随波逐流,去做平凡的樵夫或渔人。“泰运咸思备扫除”表达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希望在时运好转时,能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扫除社会的弊政。颔联:“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剑贵百金方折阅”中诗人以剑自比,表达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如同珍贵的宝剑,虽然价值连城,但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使用。“玉遭三黜忽沽诸”诗人以玉自比,表达自己虽有才德,却多次遭受贬谪,最终被贬为普通人,比喻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多舛。颈联:“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红绫敢望明年饼”表达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无奈,红绫饼是富贵人家的食品,诗人不敢奢望未来的富贵生活。“黄绢深惭此日书”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愧疚,黄绢是指古代的书信或文书,诗人感到自己今日的处境与过去的理想相去甚远,深感惭愧。尾联:“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三策举扬非古赋”诗人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三策是指汉代选拔人才的三种方法,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志向不是通过古赋这样的传统形式能够完全展现的。“上天何以得吹嘘”写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上天的质问,诗人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对命运的不公感到困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