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yuè

朝代:明作者:孙蕡浏览量:3
zhōu
shuǐ
chuān
穿
chéng
guō
bàng
shuǐ
rén
jiā
lóu
chūn
fēng
chuí
liǔ
绿
xuān
chuāng
fēi
huā
shī
湿
lián
yuè
yuè
nán
fēng
lái
dāng
mén
chù
chù
kāi
huà
fǎng
xiǎo
dàng
jiǎng
chū
chéng
yán
沿
yuè
huí
làng
shēn
bái
zhù
yǒu
shí
huā
wén
xiào
fēng
yàn
fēi
xié
líng
shēng
yuān
yāng
zhǔ

译文

湖州的溪水穿过城郭流淌,依傍着溪水的人家建起楼阁。春风吹拂,垂柳摇曳,将轩窗映绿,细雨飘洒,落花纷飞,打湿了帘幕。到了四月五月,南风轻轻吹来,门前处处都是盛开的菱角花与荷花。江南女子乘坐的画舫小巧得如同斛一般,她们荡着船桨出城,又趁着月色归来。菰蒲生长,波浪深深,白色的衣衫在其间若隐若现,有时隔着花丛,能听到欢快的笑语声。鲤鱼跃动,风起时燕子斜飞,采菱的歌声飘进了鸳鸯栖息的小洲。

逐句剖析

"湖州溪水穿城郭":湖州的溪水穿过城郭流淌,

# 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傍水人家起楼阁":依傍着溪水的人家建起楼阁。

"春风垂柳绿轩窗":春风吹拂,垂柳摇曳,将轩窗映绿,

"细雨飞花湿帘幕":细雨飘洒,落花纷飞,打湿了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到了四月五月,南风轻轻吹来,

"当门处处芰荷开":门前处处都是盛开的菱角花与荷花。

# 芰荷:生于池沼中的草本植物,此浮于水面,开白花。

"吴姬画舫小于斛":江南女子乘坐的画舫小巧得如同斛一般,

# 斛:最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吴姬:吴地美女。

"荡桨出城沿月回":她们荡着船桨出城,又趁着月色归来。

"菰蒲浪深迷白纻":菰蒲生长,波浪深深,白色的衣衫在其间若隐若现,

# 白纻:乐府《舞曲歌》名,出于吴地民间。,菰蒲:两种生于浅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时隔花闻笑语":有时隔着花丛,能听到欢快的笑语声。

"鲤鱼风起燕飞斜":鲤鱼跃动,风起时燕子斜飞,

"菱歌声入鸳鸯渚":采菱的歌声飘进了鸳鸯栖息的小洲。

#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湖州乐》是元末明初诗人孙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描绘湖州城溪水穿城、楼阁傍水,春风细雨中垂柳拂轩窗、飞花湿帘幕的秀丽景致;中间四句写四五月份南风起时,处处芰荷盛开,吴姬乘画舫出城赏月的闲适画面;后四句以菰蒲、鲤鱼风、菱歌等意象,勾勒出湖州水乡朦胧迷人的意境。以江南水乡夏日生活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湖州溪水穿城,楼阁傍水,垂柳拂窗,芰荷盛开的美景,刻画了吴姬乘画舫沿月而归、隔花笑语、菱歌荡漾的生动场景。生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迷人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文学家,岭南诗宗

孙蕡(1334?~1389?),明代文学家。字仲衍,号西庵,曾为翰林典籍,故后世又称“孙典籍”,顺德(今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人。官至苏州经历,坐党事论死。孙蕡与王佐、赵介、李德、黄哲并称为“南园五先生”,又称“南园五子”。以孙蕡为首的“岭南诗派”成为明初诗坛的重要流派,他也被誉为“岭南诗宗”“岭南明诗之首”。其诗歌风格多变,清圆流丽之外亦具雄浑气象,存汉魏、盛唐风骨,有李杜、韩愈风采。他涉猎广博,著述甚富,曾参与修撰《洪武正韵》。主要作品有《南园》《南园夏日饮酬王赵二公子澄佐》《下瞿塘》等。著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等,多散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围绕江南水乡夏日荡舟之乐展开,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出溪水穿城、楼阁傍水、垂柳拂窗、芰荷绽放等清新画面,又融入悠扬菱歌、轻盈笑语,生动展现出湖州水乡的秀丽风光与闲适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烘托:“菰蒲浪深迷白纻”写姑娘们的白衣与芦苇丛难以分辨,以及“隔花闻笑语”从声音的角度侧面烘托,让读者自行想象采莲女子的活泼姿态,增添了一种含蓄美。多感官描写:“菰蒲浪深迷白纻”以视觉为切入点,通过“浪深”“迷”等词,细腻勾勒出菰蒲繁茂、水波翻涌,令人目眩神迷的江南水乡景致;而下一句“有时隔花闻笑语”则转换视角,以听觉捕捉画面,借花丛相隔时隐隐传来的欢笑声,增添场景的鲜活灵动与生活气息,多感官结合间,将湖州水乡游玩时的趣味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共十二句,每四句换一次韵,平仄交替,自然地分为三段。第一段四句描绘了湖州作为水乡城镇的特色。“溪水穿城”“人家傍水”是其主要特点。其中三四句尤为生动优美:因人家傍河而居,春天来临时,河岸边的垂柳便将轩窗映绿,被春雨滋润的落花也飘入帘幕,画面清新雅致。中间四句为第二段。聚焦于夏日湖州的生活场景与人物活动。“来”字自然地引出季节变化,点明南风带来了夏日气息,为下文芰荷盛开作铺垫;“处处”强调芰荷盛开的繁茂程度,展现出夏日湖州处处充满生机的景象。“小于斛”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吴姬所乘画舫的小巧精致,凸显出江南女子乘船出行的独特韵味;“沿月回”则以诗意的语言,描绘出女子们在月色下荡桨而归的悠然画面,传递出闲适惬意的生活情调,展现出湖州夏日独特的生活风情。末四句直接咏写采莲场景。“菰蒲浪深迷白纻”,姑娘们身着白衣,小船摇入长满开着白花的芦苇丛中,身影一时难以分辨。有时她们又隐入荷花丛中,不见人影,只能“隔花闻笑语”。上句写色,下句写声,作者未从正面描写吴姬采莲,而是通过侧面烘托,与萧绎《采莲赋》中“恐沾裳而浅笑,畏顷船而敛裾”的描写相比,别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妙处。末二句更是如此,“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浦”,“鲤鱼风”与“燕子”虚点节候,“菱歌”句则是动态描写,采莲女子荡桨远去,歌声也随之消逝,隐没于远处鸳鸯出没的水边。整首诗的描写极富意境,神韵天然,空灵至极。

4. 作品点评

孙蕡作为“南园五子”之一,是广东地区元明交替时期的关键诗人。其诗歌创作风格极为多元,时而追慕汉魏风骨,笔触古拙苍劲,尽显古朴雄浑之态;时而效法中晚唐韵致,辞藻繁艳绮丽,满含细腻婉转之情。而《湖州乐》一诗,以清新宛丽之姿别开生面。此诗凭借细腻笔触与独特视角,将江南水乡的柔美风光与闲适生活娓娓道来,充分展现出孙蕡驾驭不同风格的卓越能力,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丰富多变的创作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以宁《舒啸轩》

下一篇:明·李德《金陵逢赵汪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