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ǎn
xíng

朝代:明作者:高启浏览量:3
zhì
jiǔ
gāo
tái
āi
lái
rén
shēng
chǔ
shì
néng
zāi
西
yuè
dōng
bǎi
líng
zhōng
jiē
zhòng
jiàn
zhōu
gōng
shí
yǒng
jīn
huān
bié
kuī
yōu
yīn
huì
shì
yàn
hóng
鸿
zài
míng
lán
róng
bái
yíng
zhí
zhī
shǒu
zhuó
jiǔ
shì
yǒng
duǎn
yuán
zhù
cháng
shòu
寿

译文

在高台上摆下美酒佳肴,欢乐到极致时悲哀却随之袭来。人活在这世间,又能有多长时间呢。太阳向西落下,月亮从东边升起,人的一生即便百岁高龄也容易走到尽头。可叹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主张,到最后也没能见到他所尊崇的周公,实现心中理想。弹奏起丝弦乐器,敲击着石制乐器,就这样让今日的时光得以延续。欢乐会因为离别而减损,忧愁却能因相聚而消散。北方的大雁边飞边鸣叫,兰花无故地开放又凋零。你要是不及时行乐,转眼间白发就会爬满头顶。握住你的手,为你斟上我的美酒。我唱起这首《短歌》,就此祝愿长寿安康。

逐句剖析

"置酒高台":在高台上摆下美酒佳肴,

"乐极哀来":欢乐到极致时悲哀却随之袭来。

"人生处世":人活在这世间,

"能几何哉":又能有多长时间呢。

"日西月东":太阳向西落下,月亮从东边升起,

"百龄易终":人的一生即便百岁高龄也容易走到尽头。

"可嗟仲尼":可叹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主张,

"不见周公":到最后也没能见到他所尊崇的周公,实现心中理想。

"鼓丝拊石":弹奏起丝弦乐器,敲击着石制乐器,

"以永今日":就这样让今日的时光得以延续。

"欢以别亏":欢乐会因为离别而减损,

"忧因会释":忧愁却能因相聚而消散。

"燕鸿载鸣":北方的大雁边飞边鸣叫,

"兰无故荣":兰花无故地开放又凋零。

"子如不乐":你要是不及时行乐,

"白发其盈":转眼间白发就会爬满头顶。

"执子之手":握住你的手,

"以酌我酒":为你斟上我的美酒。

"式咏《短歌》":我唱起这首《短歌》,

"爰祝长寿":就此祝愿长寿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短歌行》为元末明初高启所作的一首诗。开篇置酒高台,乐极生悲,引出人生短暂之叹,借仲尼不见周公,隐喻抱负难伸。又以燕鸿、兰草表世事无常,借鼓丝拊石、欢聚离散写人生聚散。诗人劝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以歌表意,祈愿长寿,全诗古朴深沉,引人思索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后擢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他因作《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早年他与王行、徐贲、宋克等人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高启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分为社会动乱诗、咏史怀古诗、纪游酬赠诗、感怀诗四类。其诗风格自然浑成、清新古朴、沉雄伉健。诗文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后人汇辑其作品为《高太史大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置酒高台,乐极哀来。人生处世,能几何哉。日西月东,百龄易终。可嗟仲尼,不见周公”:开篇“置酒高台”营造出宴饮的欢乐场景,然而紧接着“乐极哀来”笔锋一转,情绪急坠,形成强烈反差,瞬间抓住读者的心。“人生处世,能几何哉”直抒胸臆,发出对人生短暂的喟叹,以质朴直白之语道破生命的有限。“日西月东”描绘日月交替,具象化地展现时光匆匆流逝,“百龄易终”更是强化这一观点,百岁高龄在无尽岁月面前都显得如此轻易终结。提及“可嗟仲尼,不见周公”,以孔子一生求道却未能得见周公为例,借古人事迹侧面映衬人生理想常难以圆满实现,深化了全诗感慨人生无常、壮志难酬的沉郁氛围,为下文情感抒发奠基。“鼓丝拊石,以永今日。欢以别亏,忧因会释。燕鸿载鸣,兰无故荣”):“鼓丝拊石”描绘出宴会上弹奏乐器、尽情欢乐的画面,是诗人试图抓住当下、延续此刻愉悦的努力,希望借音乐定格时光,与前文“乐极哀来”呼应,展现出在悲哀底色上对欢乐的珍视与挽留。“欢以别亏,忧因会释”精准剖析人情,离别让欢乐削减,相聚又能驱散忧愁,将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变化洞悉透彻,饱含人生哲理。“燕鸿载鸣,兰无故荣”从自然物象入手,北飞大雁的鸣叫、兰花的无故绽放,二者皆为动态之景,却在热闹中透着莫名的孤寂,以动衬静,映衬出诗人内心在喧嚣宴饮背后的落寞,同时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兴衰轨迹,与人的命运无常相呼应。“子如不乐,白发其盈。执子之手,以酌我酒。式咏《短歌》,爰祝长寿”:“子如不乐,白发其盈”以一种近似告诫的口吻,催促友人趁当下及时行乐,否则转眼间白发将爬满双鬓,错失美好时光,直白有力地传达出对时光紧迫的焦虑。“执子之手,以酌我酒”回归宴饮场景,动作亲昵,满含温情,展现出与友人真挚的情谊,在感慨人生之余寻求情感慰藉。收尾“式咏《短歌》,爰祝长寿”点明创作主旨,诗人借吟唱《短歌》,寄托对彼此长寿的祈愿,于悲伤无奈的人生喟叹中寻得一丝积极亮色,在有限人生里追求生命长度的延展,升华了全诗珍惜当下、珍视友情、直面人生的主题内涵,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刘基《松叶酒歌寄梁安宅》

下一篇:明·高启《题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