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映柴扉":湖水的风光和山峦的景色映照着柴门,
"茅屋疏篱客到稀":茅草屋和稀疏的篱笆很少有客人到来。
"闲摘松花酿春酒":空闲的时候摘取松花酿造春天的酒,
"旋裁荷叶制秋衣":随即裁剪荷叶制作秋天的衣服。
"红分夜火明书屋":红色的灯火照亮书屋,
"绿涨晴波没钓矶":绿色的水波上涨淹没了钓石。
"惟有溪头双白鸟":只有溪边的两只白鸟,
"朝朝相对亦忘机":每天相对也没有世俗的心机。
明代女诗人,著名闺阁文学家
朱静庵,明浙江海宁人。尚宝司卿朱祚女,光泽教谕周济妻。成化、弘治间人。幼聪颖,博览群书,酷爱吟咏。有《静庵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湖畔的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勾勒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分段赏析
“湖光山色映柴扉,茅屋疏篱客到稀”首联描绘了湖光山色与柴门相映,茅屋疏篱少有人来的景象。“映”字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与柴门的和谐之美,“稀”字则突出了此地的幽静和人迹罕至,为全诗奠定了宁静、闲适的基调。“闲摘松花酿春酒,旋裁荷叶制秋衣”颔联描写了诗人的闲适生活。“闲”“旋”二字体现出诗人的悠然自得,摘松花、酿春酒、裁荷叶、制秋衣,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动,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红分夜火明书屋,绿涨晴波没钓矶”:颈联描绘了夜晚和白天的不同景色。“红分夜火”照亮书屋,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绿涨晴波”淹没钓矶,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通过红绿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惟有溪头双白鸟,朝朝相对亦忘机”:尾联以溪头双白鸟相对忘机作结,借白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忘却机心的情怀,深化了主题,使诗歌具有了更深远的意境。
上一篇:明·陆承宪《湖上梅花》
下一篇:明·汪广洋《清远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