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瑟和琴韵":珍贵的宝瑟应和着琴音韵律,
"灵妃应乐章":湘水女神奏响动人的乐章。
"依稀闻促柱":隐隐约约听到急促的弦音,
"髣髴梦新妆":恍恍惚惚如同梦到她身着新妆的模样。
# 髣髴:一作仿佛。
"波外声初发":乐声从水波之外开始响起,
# 初发:一作新度。
"风前曲正长":在风前回荡,曲调悠长婉转。
"凄清和万籁":那凄清的乐声与自然界的各种声响相和,
# 清:一作凉。
"断续绕三湘":断断续续地萦绕在三湘大地。
"转觉云山迥":听完乐声,更觉周围的云山遥远,
"空怀杜若芳":心中空怀着对湘灵如杜若般芬芳的怀念。
"诚能传此意":若真能传达这其中的深意,
"雅奏在宫商":高雅的演奏就蕴含在这音律之中。
1. 分段赏析
开篇“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点明瑟与琴相和,仿佛灵妃在应和乐章。“宝瑟”“琴韵”凸显乐器的高雅,“灵妃”这一神话意象赋予音乐神秘色彩,奠定了全诗超凡脱俗的基调,暗示瑟乐如同天籁。“依稀闻促柱,髣髴梦新妆”,“促柱”指急速弹奏瑟弦,诗人用“依稀”“髣髴”营造出朦胧氛围,既描绘出瑟声的若隐若现,又以“梦新妆”的视觉联想,将音乐之美具象化,让读者仿佛看到灵妃梳妆的动人场景,视听通感间展现出音乐的灵动与美妙。“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诗人将瑟声置于广阔的自然场景中。瑟声从水波外传来,在风前悠扬回荡,“波外”“风前”拓展了空间感,使瑟声有了深远的来源与悠长的余韵,仿佛瑟乐与自然融为一体。“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进一步描绘瑟声的特质与传播。瑟声凄清,与自然万物的声音相和,且断断续续地萦绕在三湘大地。“凄清”赋予瑟声情感色彩,暗含忧伤之情;“绕三湘”则凸显其影响力之广,让读者感受到瑟声弥漫于天地间的宏大与哀伤。“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诗人由听乐引发内心感触。听着瑟声,愈发觉得云山遥远,心中徒然怀念杜若的芬芳。“云山迥”写出心境的空阔与孤寂,“杜若芳”象征美好却难以企及之物,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怅惘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结尾收束全诗,强调若能将瑟声中蕴含的情感传递出来,那便是真正高雅的音乐。此句点明主旨,既赞美了瑟乐的高雅,又希望音乐能传达真挚情感,引发共鸣。
上一篇:唐·王昌龄《太湖秋夕》
下一篇:唐·白居易《杏园中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