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明作者:朱静庵浏览量:3
jìn
chóng
tóng
xiāo
chǔ
shēng
hèn
tiáo
tiáo
zhēn
hún
huà
zuò
yuán
tóu
cǎo
zhú
dōng
fēng
hàn
jiāo

译文

项羽力量用尽,他的霸气也消散了,在楚歌响起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虞姬忠贞的魂魄化作了原野上的草,不愿随着东风飘向汉朝的郊野。

逐句剖析

"力尽重瞳霸气消":项羽力量用尽,他的霸气也消散了,

"楚歌声里恨迢迢":在楚歌响起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

"贞魂化作原头草":虞姬忠贞的魂魄化作了原野上的草,

"不逐东风入汉郊":不愿随着东风飘向汉朝的郊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姬》是明代朱静庵创作的七言绝句,属咏史诗。诗中描绘了项羽在垓下失势,楚歌声起时虞姬的悲恨。首句“力尽重瞳霸气消”,写项羽气数已尽,“重瞳”点明人物,奠定悲剧基调;“楚歌声里恨迢迢”,以楚歌渲染氛围,道出虞姬心中无尽遗恨。后两句“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将虞姬贞烈魂魄化为原野之草,宁守楚地也不投向汉郊,高度赞扬其坚贞气节。全诗借咏虞姬,以凝练蕴藉之笔,赞颂其忠贞不屈的品格,情感深沉,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力尽”写出项羽的穷途末路,“重瞳”指代项羽,“霸气消”表明其往日的威风不再。在楚歌声中,虞姬心中满是怨恨,“恨迢迢”三字将这种恨意延伸得悠长深远,描绘出虞姬面对失败和死亡时的无奈与悲叹,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诗人想象虞姬的贞魂化作了原野上的青草,即便身死,也不愿追随东风飘向汉地。“贞魂”体现了虞姬对项羽的忠贞不渝,“不逐”二字更是强化了她的气节和对楚地的坚守,展现出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使虞姬的形象更加高大,也让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红桥《念奴娇·凤凰山下》

下一篇:明·皇甫汸《承天候驾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