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飘忽苧袍轻":天风飘忽吹拂,我身着轻薄的苎麻长袍,
# 苧:一作绩。
"两度登临慰客情":两次登上甘露寺,慰藉了作客他乡的情思。
"疏磬雨催山寺晓":稀疏的磬声伴着春雨,催来了山寺的黎明,
"乱帆春放海门晴":春日里海门放晴,众多帆船竞相出行。
"江回铁瓮三吴尽":长江回绕铁瓮城,三吴大地尽收眼底,
"潮过金陵七泽平":潮水漫过金陵,七泽的水面一片平静。
"明日别离何处问":明日就要离别,又能向何处询问友人的消息呢,
"断肠烟树漫芜城":那令人断肠的烟雾笼罩着树木,芜城一片迷茫。
明代诗人
吕时臣,一名时。明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诗,亦工散曲。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客死涉县,卒年七十。有《甬东山人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天风飘忽苧袍轻,两度登临慰客情”,这两句诗中“天风飘忽”描绘出风的轻柔与灵动,“苧袍轻”写出诗人穿着轻薄的苎麻长袍,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两度登临”表明诗人曾两次登上甘露寺,“慰客情”则说明登寺的行为慰藉了诗人作客他乡的孤独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础。颔联:“疏磬雨催山寺晓,乱帆春放海门晴”,这两句诗中“疏磬”指稀疏的磬声,“雨催”形象地写出了春雨仿佛在催促着黎明到来。“乱帆”描绘出江面上船帆杂乱的景象,“春放”则点明时间是春天,“海门晴”描绘出晴朗的海门景色,动静结合,展现了山寺清晨和江面的生机勃勃。颈联:“江回铁瓮三吴尽,潮过金陵七泽平”,这两句诗中“江回”写出长江的曲折,“铁瓮”指铁瓮城,“三吴尽”表示站在甘露寺可以看到三吴大地的壮丽景色。“潮过”描绘出潮水的汹涌,“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七泽平”则写出潮水过后七泽水面恢复平静的景象,气势磅礴,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雄浑与壮阔。尾联:“明日别离何处问,断肠烟树漫芜城”,这两句诗中“明日别离”点明诗人即将离开,“何处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消息的牵挂和迷茫。“断肠烟树”描绘出烟雾笼罩着树木,令人伤感的景象,“漫芜城”则写出芜城的迷茫与荒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离别的惆怅之情。
上一篇:明·郭濬《春闺怨》
下一篇:明·高叔嗣《避雨五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