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táng
kāi
shì
sòng

朝代:唐作者:黄櫱禅师浏览量:2
chén
láo
jiǒng
tuō
shì
fēi
cháng
jǐn
shéng
tóu
zuò
chǎng
jīng
fān
hán
chè
zěn
méi
huā
xiāng

译文

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逐句剖析

"尘劳迥脱事非常":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 迥脱:远离,指超脱。,尘劳:尘念劳心。

"紧把绳头做一场":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 紧把:紧紧握住。

"不经一番寒彻骨":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

"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 怎:一作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堂开示颂》是唐代高僧黄櫱禅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核心意象,通过描绘梅花凌霜傲雪、独自绽放的坚韧品格,象征修行者历经艰辛、终得开悟的精神境界。诗人借此劝勉世人,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为人处世,都应当效法梅花这种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品格。全诗以物喻理,言简意深,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禅理诗。这首诗通过梅花傲雪凌霜、历经严寒而芬芳绽放的自然现象,比喻修行者必须经历艰苦磨炼才能开悟解脱的修行过程。说明只有经历彻骨严寒的考验,才能获得如梅花般沁人心脾的成就与觉悟。劝诫世人修行或做事都需经历磨难方能有所成就。

2. 写作手法

​​比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以梅花傲雪绽放喻指修行者须经艰苦磨炼方能开悟。诗人借梅花凌寒独放的特性,将抽象的修行过程具象化,使"历尽艰辛终获成就"的哲理更易领会。象征:“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两句,以“寒彻骨”喻修行之苦,“梅花香”象征悟道之乐。将修道过程比作梅花经寒而放,苦尽方能甘来。寒梅意象既暗喻修行者需经历磨砺,更昭示唯有彻骨之寒,方能成就扑鼻之香。

3. 分段赏析

这是一首阐释禅修必须经历刻苦磨炼才能开悟的佛教禅宗诗偈,以梅花需经严寒考验方能散发芬芳为喻,生动揭示了修行证悟的艰辛过程。诗的前两句“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指出,超脱世俗烦恼绝非易事,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诗人将人生比作傀儡戏,看似自由行动,实则受幕后绳索操控,以此说明世人常被妄念尘缘所缚,难以自主解脱,唯有通过持续修持才能挣脱束缚。后两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以梅花为象征,阐明深刻哲理:只有历经彻骨严寒的考验,才能收获沁人心脾的芬芳。诗人借此告诫修行者,面对困难必须坚定意志、忍耐磨砺,方能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作为禅宗高僧,黄櫱禅师借此诗表达了对坚志修行的决心,也传递了普世的人生智慧——唯有经历艰辛,才能收获成就。正因蕴含这般深刻哲理,这两句诗不仅成为禅宗经典偈颂,更超越宗教范畴,成为激励世人面对困境的千古名言。

4. 作品点评

这是一首以梅花傲雪凌霜、凌寒独放的高洁品格为喻,激励人们战胜艰难险阻、奋发图强成就事业的励志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下一篇:唐·刘长卿《新年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