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计虽贫未夺糈":家境虽然贫寒,但还没有到断粮的地步,
"近来多病遂闲居":近来因为常常生病,于是就闲居在家。
"抚琴一室山皆响":在室内弹奏古琴,琴声仿佛让周围的山都随之回响,
"吮墨频年草似书":常年研磨写字,庭院里的野草长得像文字一样。
"自散钵斋供慧鸟":亲自分发斋饭,用来喂养聪慧的鸟儿,
"新敷盆藻护文鱼":刚在盆里铺好水草,用来呵护文雅的鱼儿。
"小劳亦是调身法":轻微的劳动也是调理身体的方法,
"雨后园蔬手自锄":雨后菜园里的蔬菜,亲自用手去锄理。
明代文学家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别字冲修,号柴紫居士,晚号凫隐居士,湖广荆州府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袁中道主张即使研究古文,也不可全部模仿,是“公安派”代表作家,与大哥袁宗道、二哥袁宏道并称“公安三袁”。早年声援兄长宏道所倡诗文革新运动,晚年继任公安派主将,为矫衰救弊而主张“本之以性灵,裁之以法律”。其诗早年以平易坦直为主,中年后转为幽深奇崛。其散文成就较高,常从贴近生活的细节入手,记人写景记事均鲜活生动、平实亲切。著有《珂雪斋近集》《珂雪斋前集》《珂雪斋外集》等。今人合编为《珂雪斋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家计虽贫未夺糈,近来多病遂闲居”两句是对闲居背景的交代。“家计虽贫”点出家境清贫,“未夺糈”(未断口粮)则显生活尚可维系,语气平和无抱怨;“近来多病”说明闲居的直接原因,“遂闲居”自然引出生活状态的转变,语言质朴如话,为全诗奠定平淡闲适的基调。颔联“抚琴一室山皆响,吮墨频年草似书”两句描写闲居时的雅事。“抚琴一室”写在室内弹琴,“山皆响”以夸张手法写琴声仿佛让群山都随之回响,凸显琴声的悠远与诗人的投入;“吮墨频年”指常年研磨写作,“草似书”以草叶比作文字,既写庭院草木繁茂,又暗喻笔墨生涯与自然相融,展现闲居中的雅致。颈联“自散钵斋供慧鸟,新敷盆藻护文鱼”两句展现闲居的闲情逸致。“自散钵斋”写亲自分发食物,“供慧鸟”以“慧”字赋予鸟儿灵性,显喂养的用心;“新敷盆藻”指刚铺好盆中水草,“护文鱼”以“文”形容鱼儿文雅,体现对生命的呵护。两句对仗工整,将日常琐事写得富有温情,凸显闲居的细腻与充实。尾联“小劳亦是调身法,雨后园蔬手自锄”两句以劳作作结。“小劳调身”点出劳作的目的——调养身体,呼应“多病”背景,显生活智慧;“雨后园蔬手自锄”描绘雨后亲自锄菜的场景,“手自锄”强调亲力亲为,质朴中见踏实。全诗以劳作收尾,将闲与动结合,展现闲居生活的真实与自足。
上一篇:明·李东阳《太液晴波》
下一篇:明·陈言《题张应鹤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