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jūn
xíng

朝代:明作者:薛蕙浏览量:3
shào
xiǎo
bīng
cóng
jūn
yòu
běi
píng
xiān
dēng
bǎi
zhèn
què
chóng
chéng
biān
jùn
qín
wáng
zhōng
cháo
lùn
shǎng
qīng
fēng
hóu
yǒu
shù
ān
yòng
yuàn
kuāng
héng

译文

年少时便熟习胡地兵事,随后到右北平投身军旅。冲锋在前闯入百死战阵,奋力拼杀攻破五重坚城。边郡将士勤王备尝艰苦,朝中论功行赏却很微薄。能否封侯自有命运定数,何必埋怨朝廷不公如匡衡。

逐句剖析

"少小习胡兵":年少时便熟习胡地兵事,

"从军右北平":随后到右北平投身军旅。

"先登百死阵":冲锋在前闯入百死战阵,

"却破五重城":奋力拼杀攻破五重坚城。

"边郡勤王苦":边郡将士勤王备尝艰苦,

"中朝论赏轻":朝中论功行赏却很微薄。

"封侯自有数":能否封侯自有命运定数,

"安用怨匡衡":何必埋怨朝廷不公如匡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军行(其一)》是明代薛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主题围绕从军征战,描述了将士自幼习兵,在右北平从军作战,冲锋陷阵、攻破敌城,却面临边郡勤王艰苦、朝中论赏微薄的境遇,最后表达出对封侯自有定数的豁达态度。运用叙事手法,叙述从军征战过程;对比手法,将边郡勤王的苦与中朝论赏的轻作对比。前两联叙述从军作战经历;后两联抒发对论赏不公的感慨及豁达态度。这首诗通过对从军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边事与赏罚情况,展现出将士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联“少小习胡兵,从军右北平。先登百死阵,却破五重城”中,首联点明将士自幼就熟悉胡地兵事,前往右北平从军,为后文作战做铺垫。颔联生动描绘了将士作战的英勇,“先登百死阵”突出其冲锋在前、不惧生死的气概;“却破五重城”则强调了作战成果,展现出将士们强大的战斗力,刻画了英勇无畏的军人形象。后两联:“边郡勤王苦,中朝论赏轻。封侯自有数,安用怨匡衡”中,颈联笔锋一转,将边郡将士勤王的艰苦与朝中论功行赏的微薄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赏罚不均问题,表达出对将士遭遇的不平。尾联则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封侯自有定数,不必抱怨朝中大臣,在无奈中透露出对命运的一种坦然,使诗歌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王叔承《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

下一篇:明·何白《村翁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