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
shī
èr
shǒu

朝代:明作者:方孝孺浏览量:3
qián
sòng
wén
zhāng
pèi
liǎng
zhōu
shèng
shí
shī
chóu
jīn
rén
wèi
shí
kūn
lún
pài
què
xiào
huáng
shì
zhuó
liú

译文

北宋的文章可以与西周和东周时期的文章相媲美,北宋诗歌鼎盛时期的格律也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现在的人不认识北宋诗歌流派,却嘲笑黄河是浑浊的水流。

逐句剖析

"前宋文章配两周":北宋的文章可以与西周和东周时期的文章相媲美,

"盛时诗律亦无俦":北宋诗歌鼎盛时期的格律也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

"今人未识昆仑派":现在的人不认识北宋诗歌流派,

"却笑黄河是浊流":却嘲笑黄河是浑浊的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谈诗(其二)》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对诗歌进行评论的作品,重点谈论了北宋的诗歌。前两句评价了北宋文章和诗歌在当时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其可与西周、东周文章相媲美,诗歌格律也无与伦比。后两句诗人感慨现在的人不认识北宋诗歌流派,盲目嘲笑北宋诗歌,表达了对北宋诗歌的赞赏和对当下人们缺乏文学鉴赏力的不满。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学者、文学家、思想家

方孝孺(1357~1402),明代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今属浙江)人。建文帝召为侍讲学士,任《太祖实录》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京师后,他不肯为成祖起草登基诏书,慷慨就义。其学术醇正,文章纵横豪放,词锋锐厉,长于议论、叙事,风格介于苏轼、陈亮之间。主要作品有《蚊对》《指喻》《越巫》等。著有《逊志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宋文章配两周”,将北宋文章与西周、东周文章相比较,认为二者在文学价值上相当。“配”字体现了诗人对北宋文章的高度认可,强调了北宋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后文评价北宋诗歌做了铺垫。“盛时诗律亦无俦”,进一步评价北宋诗歌,指出其在鼎盛时期的格律达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亦无俦”突出了北宋诗歌格律的独特性,再次强调了北宋诗歌的成就。“今人未识昆仑派”,笔锋一转,指出现在的人不了解北宋诗歌流派。“未识”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人们文学知识匮乏的感慨,暗示了北宋诗歌流派的丰富和独特,而人们却未能认识到其价值。“却笑黄河是浊流”,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北宋诗歌比作黄河,将当下人盲目嘲笑北宋诗歌的行为比作嘲笑黄河是浊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伟大的象征意义,而人们却不懂得欣赏它的伟大,就像不懂得欣赏北宋诗歌一样。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人们缺乏文学鉴赏力的不满和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杨彝《蚤起》

下一篇:明·紫柏大师《绀圃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