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xiè
yǎn
zhōng

朝代:唐作者:文偃浏览量:2
jīn
xiè
yǎn
zhōng
zhū
shàng
chén
líng
yóu
zhòng
shì
wéi
rén

译文

金屑虽贵,落入眼中却成障目之物,衣内宝珠(喻自身本具的佛性)被佛法(指外在的教条形式)蒙上了尘埃。若连自己的灵性与本心都不重视,又能把佛看作是什么样的人呢?

逐句剖析

"金屑眼中翳":金屑虽贵,落入眼中却成障目之物,

# 金屑: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或者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衣珠法上尘":衣内宝珠(喻自身本具的佛性)被佛法(指外在的教条形式)蒙上了尘埃。

"己灵犹不重":若连自己的灵性与本心都不重视,

# 己灵:自己的灵性。

"佛视为何人":又能把佛看作是什么样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以深邃禅理叩击人心。诗作直指学禅真谛,倡导破除思想桎梏,回归清净本心。诗人认为,参禅悟道的关键在于向内求索,深耕自身灵性,唯有破除认知外障,方能洞见自性之光。诗中犀利批判依赖外物、寄望他人的学禅误区,直言佛衣佛珠不过是虚妄表象,即便佛祖立于眼前,若未能彻悟本心,仍是未解禅意的“未了汉”。整首诗尽显对本心澄明的执着追求,为后世学禅者拨开迷雾,指明了一条直指心性的修行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禅理题材的五言绝句,全诗以“金屑眼中翳”的独特意象,描绘了学禅者被外相迷惑的困境,体现了破除思想桎梏、回归清净本心的深刻禅理,营造出直指心性的深邃意境,借佛衣佛珠等外在物象与佛祖亲临的虚幻场景,写出了依赖外物难以悟道的现实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参禅悟道应向内求索的哲学思考。

2. 分段赏析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诗人以“金屑”和“衣珠”设喻,金屑虽贵重,落入眼中却成遮蔽视线的病障,正如修行者若执着于看似珍贵的悟道表象,反会迷失本心;衣珠本是珍贵之物,在佛法修行中却被比作尘埃,形象地指出若将佛衣佛珠等外在事物视为修行关键,这些外物就会成为阻碍领悟佛法真谛的尘埃。“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诗人质问,如果连自身本就具备的灵性都不珍视,那么佛祖在这样的修行者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强调修行的核心在于重视和发掘自身灵性,破除对外物的依赖与迷执。若一味寄希望于外物和他人,即便佛祖亲临也无法真正悟道。这两句语言质朴却振聋发聩,将修行应反求诸己的道理阐释得清晰透彻,表达了诗人对参禅悟道要回归本心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秦女休行》

下一篇:唐·刘叉《野哭》

猜你喜欢